现在是下午2点44分,北京虽然很冷,但天气还算不错,相对于几天的阴翳来说,更算得上是个好天气。
从12点就在图书馆坐下,到现在也不知道干了什么。在各个app中间来回穿梭,最后还是忘记了打开手机的目的。突然开始庆幸自己昨天做了一部分的工作,今天懒一点也还行。
不过说实在的很想出去走走。想一想,也很久没乘着太阳出过门好好走过路了。
此时脑子里浮现出了两个画面。
第一个是小时候,准确一点来讲是小学整个时期的周末,不论是在外公家还是自己家,每个周日似乎都是这种太阳――大,暖,但是从那时起就感到悲伤。这个词用的并不过分。小时候是因为又要上学了,心里很空,那种哪怕作业都做完了,在学校也有很多能聊的来玩得开心的朋友,但是在每个这样的太阳天,总是空落落的。回忆起每次过年,从下午就开始煮猪头,我洗完澡头也不吹,跑过去让我妈给我用毛衣擦干,有些时候她在织毛衣我也会中途打断。这就是我的方式,也是一直存留在我心里的温暖,来自太阳和家庭。不过令我想不明白的是,我印象中的的确确存在过的妈妈织毛衣的场景,在我跟我妈偶尔聊起时却被她否认了。“我又不会织毛衣什么的。”就当是玩笑吧。
另外一个场景就是刚上大学那会,还没正式开课的时候,每天早上我都会要么骑个车要么走着路出去。正是夏天,树叶子绿油油的,朝阳从厚厚的叶子里透过来,被折射分解之后就剩一缕缕光在晨雾里闪动。此刻就当我是骑着车的吧,穿着棕红卫衣,带着汗却还在微笑的脸,骑出门,没有目的地,想想就感觉自己是什么晨间剧女主。那时候还怀着一切都是未知的类似的新鲜感,一直在奔跑,在行走。可现在却在见过北方的冬天残叶之后,畏惧寒风,渐渐迷失方向的老狗。最擅长的不过是自我批评与否定。真想让那个晨间剧女主来对我说一句台词,随便都行。
关注了一个学妹,与其说是喜欢比如说是在看当初的自己。志愿活动中她是带队人,当时应该是她第一次主理活动,准备得很充分,跟志愿者前辈们沟通也是很有分寸,虽然当时我们这些志愿者当中有几个明显划水乱搞的人,但她还是很冷静。不过在我们都在等着最后一个人到齐之后准备出发的时候,我还是看出了她的一点点慌乱。因此就有了我主动跟她讲话加微信的过程。没聊过,没什么聊的,太主动频繁反而显得我变态,只是在她有了票圈动态的时候认真看她写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从中也能切实感受到她的理想与坚持。
很像当时的我。没有要去怎么形容她的意思,这只是现在的我最为真实的感受。那时经常被评价“有自己的想法”“特立独行”,喜欢着王小波,最喜欢他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正是我高中后期想要奋斗的目标。什么时候失掉了呢?
很爱纠结于这个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问题。做好一个有主见,有能力的人就好啦。
毕竟还有很长的路,还要去吃肉滑雪呢!静心,圣诞,跨年,放假,我还是一条好汉!
![](https://img.haomeiwen.com/i15547792/efbdc3b512ab14e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