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38章,意思是说:崇尚积德的人即便有缺德之时,依然是有德之人;蔑视积德的人即便有积德之时,依然是无德之人。崇尚积德者做事不贪是因为没有欲望;蔑视行德者做事很贪是因为充满欲望。
德是尊道的行为,就是做到无为,不欲和柔弱的程度,也是表现自然,应景和顺势的程度,更是经常,持续和恒久的程度。尚德之人就是尊道的和信道的人。蔑德之人就是贪婪和欲望的人。人的共同点就是行为不完美。人的差别处在于是否信奉道。信奉道的人,即便行为不完美和有缺陷也值得尊敬;鄙视道的人,即便行为很端正,也会被鄙视。尚德者的观念是尊道的,行动是无为的,客观的和无欲的;蔑德者的观念是背道的,行动是有为的,主观的和有欲的。
德性是人的最重要的品格和素质,积德是人的最重要的修行和训练,初级阶段是看人的持久度和专注度,中级阶段是看人的契合度和融合度,高级阶段看人的无为度和自然度。
时间是基础的尺度,长期是个很好的状态,坚持是个优秀的品德。聚焦很重要,专注很关键,集中很有力。它们也是优秀的品德。朝令夕改是轻浮,朝三暮四是散漫,急功近利是弱智,见异思迁是缺德。坚持是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专注是完成事业的重要方法;速战速决难有大成就,持之以恒方可成大事,漫不经心不会有进步,专心致志才能做成事。
适应环境,融入文化和服从规律是优秀的品德,特立独行,孤芳自赏和胆大妄为是拙劣的心理;把主观的偏好,能力和素质有机地,有效地和有力地融合,匹配与结合到客观的局势,条件和资源中,是最好的运气,运势和运行,也是最佳的修炼,修正和修行;更是取得成功,完成事业和获得幸福最重要的方法。
无为就是不欲,凡事遵道;自然就是不求,凡事积德。洞察事物的道理需要高级智慧,坚持行为的积德需要优秀的素质,遵循第一性原理的思维原则,就会有成熟,高效和系统的战略方案和行动指南,就能取得更好的,更大的更美的成就和业绩。保持不贪,不欲和不求的心态,就会具备务实和求稳的思维,就会积极展开沟通和交流,进行配合与协作,争取资源和条件,营造能力和技术,从而取得成功和业绩,避免因为痴心妄想,胆大妄为和异想天开造成的陷阱,祸害和灾难。
信仰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价值观,价值观决定行为度,行为度决定利害性,利害性决定祸福果;所以个人的结局和后果多数取决于信仰和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