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寺庙、出家人,我有些零散的认知。
很久以前我看到一则新闻,讲的是和尚带着两个美女在船上度假。图片上,一个身形臃肿、满面油光的小眼睛和尚,穿着黄褂子,走拥右抱,搂着两个高瘦的穿着短裙的女子。当时我就震惊了,出家人也这样吗?
加上现在商业化愈加明显,比如大年初一头香炒作到8888元的高价,让我觉得大部分寺庙就是圈钱的地方,那和尚自然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家人。
我不禁感叹:如此神圣的领域竟然也变得浮躁?
直到我看了《半路出家》这本书,才发现书里有一片净土,而且会教你思考,学会静心与沉淀。
作者刘书宏以前是编剧、作家、广告策划人,拥有自己的公司,忙于工作应酬,属于典型的成功人士。有一天他忽然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混沌,在给心灵解压的同时,他也踏上了出家的路。正是这样的身份,让他的出家披上了神秘的色彩,也让佛法有了更多的烟火气息。
常人眼里的出家,也许就是吃斋念佛,这完全是门外汉的角度。而作者把出家释义为“心灵运动员”,出家后做的工作是“在心灵世界里去追求尽可能高、尽可能远的境界。”这才是出家的意义。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践行着“先生存再生活”的法则,因工作过劳猝死的事例屡见不鲜。连写文章这么有诗意的事也能功利化,各种干货文、套路文乱花渐欲迷人眼。生存压力迫使人们将挣钱变为奋斗目标。谁还顾得上心灵世界?
高远的心灵世界,对普通人来说,应该是在忙忙碌碌中依然保持着觉知,在匆忙中仍然能停下脚步,珍惜最平凡但珍贵的人和事。
书的内容分为四部分,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每部分都有十来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来自作者的所有见闻,覆盖面很广,写家人、身边人、陌生人的故事,更多的是对内心与现实的探索,有拨开层层迷雾的感觉。其中作者对佛法的领悟贯穿其中,结合生活进行释义。读完后才发现,原来佛法并不高高在上望尘莫及,佛法就在生活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并且可以传递力量,使我们卸下重重的壳,回归清贫之心。
读这本书,像在倾听一位有阅历的老者讲故事。作者的思想观念很正,这个正不是多么鼓舞人心激情澎湃,而是对人性的认识深刻而不沉重,反而让人如释重负。寥寥几句就能轻扣心门,打开心结。他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是我很欣赏的。
在序言里,作者写给儿子的家书中,有一点我十分认同,就是作者对于父亲这个角色的理解。
“我认为父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儿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亲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初次读到这段话,我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对于我困惑的解答吗?
从以前到现在,我一直觉得家长和孩子都很累。以前流行“减负”,给孩子减轻学习负担,始于家长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的现象。现在最常见的热议话题是逼婚,对于大龄青年婚姻问题的探讨已成常态。
无论是家长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还是对人生大事的安排,我都觉得是家长对于孩子的束缚。双方都很疲惫,为何不能撇开这些世俗,活的更快乐一点呢?人生重要的难道不是乐趣和自由、勇气和能力吗?
关于烦恼,作者采用了向内找的方式,之后恍然醒悟,若是十年前能有这样的反省能力,一定可以改良自己,从而变成能感染他人的人。儒家有个说法:“一日三省吾身”,有几个人能做到?大道至简,做到后才明白烦恼都是自找的。
书中不仅有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有对儿女教育方式的描写。有次他的女儿不喜欢老师,他就让女儿写出老师的十个优点。他从山上学到一招叫“观功念恩”,就是养成看别人优点的习惯,就没痛苦了。但女儿比较固执,最后磕磕绊绊,在作者的循循善诱下,他与女儿谈到每个人的痛苦, 谈到其实我们观察到的种种不是,都是自己内心出了问题。这着实一击击中了女儿坚固的内心,女儿终于改正了自己的问题和习气。“所谓看别人不顺眼,看别人有问题,都是自己的眼有问题,自己的心有问题,是拿别人的问题折磨自己。”这是作者悟出来的道理。
这本书我翻了很多遍,每看一次都有收获,而且越看越想看。
书中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摄人心魄的金句,但句句戳心,道出了人生的常态。挣扎、迷惘、困惑、无力,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不是心灵鸡汤,却更有疗愈功能。
不是励志书籍,却能让人清醒。
就像白开水,实实在在,恒久绵长。
人生能在喧嚣中找回一片澄澈,也不枉来一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