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运动解剖书2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作者: 厚_德_载_物 | 来源:发表于2018-04-20 22:46 被阅读44次

踝与足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1.足具有双重功能,它既是身体与地面的接触点(支撑点),又是承担身体重量的基础构造。

2.踝是身体垂直面和足部水平面的交汇部位。应该重视足部距骨的特殊性,距骨上没有附着任何肌肉。

3.踝和足的功能既敏锐又积极,这些功能需要多个关节的多重活动,以及所有相关肌肉的参与。

运动及其名称

踝的运动

1.为了更方便,踝及足的所有运动采用通用名称。

2.踝的动作只发生在失状面上。

背屈

1.背屈是使足前面靠近小腿前面的动作。

2.在足部支撑身体的情况下,屈膝、下蹲和跳跃的起止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背屈运动。

3.在足部不支撑身体的情况下,如在步行时足部摆动过程中或上台阶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背屈。

跖屈

1.跖屈是使足底靠近小腿后面的动作。

2.在行走过程中,后一步快结束时,我们可以看到跖屈,此时足部不支撑身体。

3.在足尖踮立资势时和跪坐姿势时,可以看到跖屈,此时足部处于支撑状态。

足的整体运动

足部的四大功能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要注意区分:

1.矢状面内的背屈和跖屈运动,其与踝的运动一致,但发生在足的远端部位。

2.外展和内收的侧面运动。

3.无支撑状态时,这些动作在日常生活中较为罕见。

4.支撑状态时,可以在以支撑足为支点的下肢回旋运动中观察到这些动作。

5.与足尖踮立姿势区分。

1)足部环前后轴的回旋动作。

2)带动足底向内侧移动,是旋后。

3)带动足底向外侧移动,是旋前。

6.位于支排状态时,这些运动使足底(整个足底或者部分足底)呈如下状态。

1)向里面倾斜(内侧)。

2)或者向外面倾斜(外侧)。

3)尤其是使足尖踮立。

7.练习时,在整个足部层面,由于关节表面的形状,这些动作会进行如下结合。

1)足背屈、外展、旋前联合形成外翻。

2)跖屈、内收、旋后联合形成内翻。


相关文章

  • 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踝与足 1.足具有双重功能,它既是身体与地面的接触点(支撑点),又是承担身体重量的基础构造。 2.踝是身体垂直面和...

  • 运动解剖2第二讲

    肌肉放松 肌肉放松会使肌肉的长度增加,可以避免肌肉撕裂和腱膜撕裂。 为了最大限度的放松一块肌肉(通常情况下肌肉无法...

  • 运动解剖2第十五讲

    1.肩部是颈部形成的基础,并托起头部。 2.肩部将上肢与躯干及颈部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解剖学整体。 3.头颈肩直至手...

  • 运动解剖2第二十讲

    髋 1.髋部同时涉及骨盆和股骨。骨盆的位置影响脊柱腰段的弯曲度,股骨通过从上到下的作用引导下肢运动。 2.髋关节是...

  • 运动解剖第二讲

    关节 常见的七大关节: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不动关节包括微动关节,如骶髂关节...

  • 运动解剖2第二十六讲

    踝的柔韧性 骨骼的柔韧性 1.踝关节的骨骼形状使矢状面内的跖屈和背屈运动得以完成,回旋和侧面运动则无法进行,因为距...

  • 运动解剖2第二十七讲

    距跟关节的协调性 1.这个关节的形状使其可在不同基本面活动。这是站姿时保持平衡的基础部位,它可使小腿的骨骼向上以及...

  • 运动解剖2第二十八讲

    踝的柔韧性 背屈时踝的运动 1.这种运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跳跃时的缓冲做了直接的准备。 2.这是半屈膝的姿势,...

  • 运动解剖2第二十九讲

    足内侧肌肉 ?展肌 1.这块肌肉很重要,因为它是足内侧纵弓的主动“调紧装置”,但是很少有人在练习初期就立刻想到这块...

  • 运动解剖2第七讲

    脊柱各部位特征 脊柱前凸与骨盆前倾 区分脊柱的骨骼前凸和该部位的外部形状,前者实际是由椎骨排成弓形而形成,后者并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运动解剖2第二十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qt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