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基本把这本书的拆书稿写完了,上午的状态不是很好,虽然写了不少但问题也很多。其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1、开始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内容很杂乱
2、对于书中的内容已经有点记不清了,这说明前期的工作没有做好,比如经典的句子,核心观点没有做好笔记和标注。
3、案例都是想到才去找到,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完全可以在写之前规划好,或者将这些案例的素材积累下来。
4、还有就是这个错别字和杂糅性的语句太多了,“地”和“的”在使用上总是出错,还有一些句子太过啰嗦,还不如完全删减后从新构思。
总结一下:这应该是我写过最长的一篇文章,说实话耗费了我很大的精力,从得知投稿的那一天就开始想要写那本书,该怎么写。然后又看了大量的拆书稿,虽然也有所收获但给我的打击更大,有一天根本没有心思去写了,放弃真的挺容易的,但坚持真的是太难了,不过终究我还是把它写出来,当然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坏,不管这次投稿成不成功,我反正是已经踏出这一步了,未来还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最后再说说要不要继续报培训课的事,我觉得这个东西真的是可有可无,对于那些纪律性较差的同学,可以起到督促和监督的作用,它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你积极地去发挥,要说到方法和技巧什么的,我觉得这些在网上都可以找到,但看到不代表学到,写作写作,不写永远都成不了事。
我自认为没有什么功底,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我也不会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21天就能把写作这件事学懂了,我觉得它更是一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东西,以前的文人墨客谁学过写作呀,都不是自己看的书多了,然后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于是就成为作家。
知识只有沉淀下来才能够更好的输出,不然像我这样一个星期啥也别干了,就写这一篇文章吧,最后啥都做不好。
保持阅读,每天输出,逐渐去打磨自己的文字和写作的风格,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