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欲望膨胀自私自利
“民办公助”说到底就是让老百姓掏钱,公不公,私不私。赵局长还美其名曰的说:我们要把教育产业化做大,形成产业链,打造龙江一流名校。

事实上,“民办公助”遭到百姓的反对,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国家也叫停民办公助。
如果只为收费,把优质师资都放到一所学校,把资金重点武装一个学校,政策上扶持,天平就会失去平衡。
四年的改制,四中一越成了强校,其它学校都衰落,告状的人不断,最后被省政府叫停。
这时的四中又转为公立学校,四中学生爆满,其它学校就更少了,不收费了贫困学生也可以来四中读书。
教育局所划学区形同虚设,张丹等名师的班级都是上百人,有的名师就直接是两个班的班主任,每个班都是八十多名学生,并且都是精挑细选的。
其它学校学生少的可怜,校长找到教育局长,对一个人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提出反对,局长说:要是有能耐可以当三个班的班主任,校长一脸的无奈,官大一级压死人。
校长就让班主任下去自己招生,自己招多少学生,就教多少人。在兴城的教育界又掀起一股班主任花钱买学生,小学毕业班主任卖学生风潮,在买卖学生中又打造出一批名师。
有近十年的乱局,把兴城的教育搞的乌烟瘴气,兴城的名师们乱中取胜,占有大量资源,大发横财,名利双收。
从九十年代末二十世纪初,全国掀起一股补课办班风,像张丹这样的名师,收获颇丰,寒暑假周六周日都整建制办班,不补的学生是个别的。

因为她们是名师,孩子都是托关系去的,哪好意思不补,其实补课就是往下开新课,家长无奈。
名班主任们一年收入二十多个实属正常,教师节名师们的价格都比别人高,有一个商人教师节一次就给班主任两槽子,可见名师班主任们都是理财高手,其实还有许多猫腻就不说了。
有人说张丹一年收入能达到五十多个,我不知道他怎么算的,反正不少,要想进她的班级绝大多数都得破费,为了孩子家长都得认。
有相当一段时间,兴城的名班主任都直接和局长搭话,基本不把校长当回事。名班主任张丹开学班级就进了100多人,学校让她保留80人,往出清理,她竟然把学校校长,副校长的学生给清除了,气的校长把手机都摔了。
为了学校均衡发展,教育局把四中名师交流到城里的其它学校,他们又开始收割其它学校的资源。
校长们对他们格外重视,用他们的名师效用招生吸引学生,就是差点把他们供起来,好事都是他们的。
他们占有优质资源,还占有优质课任教师,课任教师她们随便挑,她们也懂得他们的成功不是他自己,还有站在她们身后的优秀任课教师。还有一个原因让家长们感觉我那个班所有教师都是最好的,优秀学生都在她们班,学校为了中考成绩,只有让他们满意。
英雄出少年,兴城教育界被那十几个名师霸占二十多年,没有新人倍出。年轻人当班主任也招不来学生,所以班主任老化,那些名师们都五十多岁,有的接近退休,现在还在舞台中央表演,激情已不如当年,精力不如年轻人。
她们还常常讲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过往,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老一套不更新,和学生感情沟通少了,做学生思想工作不到位,管理班级简单粗暴,我到觉得他们不行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更自私了,用名师光环取财,贪得无厌,把学生当成获得利益的私有财产,这样的名师怎么能不退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