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解读诗作《厌倦》

【随笔】解读诗作《厌倦》

作者: 池锋 | 来源:发表于2019-05-19 12:51 被阅读0次

    近些日子以来,我深受无趣——这种危险情绪的折磨。其实有的时候,并不是无事可做才感到无聊;一天忙到晚,有很多工作要做,这种情况下也会感到无聊。正如我在诗作《厌倦》开篇所写:厌倦,或者无趣,是一种永无止尽的痛苦。这种痛苦在文明的开端就已经存在,但在当时,在前现代的世界里,它还不构成一种问题。无论是在社会学层面上,还是在哲学层面上,都很少有人会把“无趣”当做一种话题来研究。但到了现代社会以后,厌倦,无趣逐渐开始形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不再是一种少数人特有的“病症”,而是一种“流行病”,在人群中普遍地传播着。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这种情绪的影响。

    一种永无止尽的痛苦

    吞噬肉体与灵魂的罪恶

    在这文明的开端诞生

    又随着文明的毁灭而膨胀

    从第二节诗歌到倒数第二节之前,我都在描绘一种文明的发展与变革。厌倦,可能不是推动其前进的唯一动力,但它毫无疑问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们对旧的事物,旧的思想,旧的制度感到厌倦,就必然会创造出新的以取代之前不再合乎时宜的部分。

    它的威力远胜过那场瘟疫

    那促使民主走向终局的疫病

    带来了暴力  死亡  战争

    却也暂时使人们免受它的折磨

    此处指公元前430年在古希腊城邦雅典爆发的瘟疫,当时正值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的第二年,后者使处在巅峰时期的雅典走向了衰落,整个希腊文明也随之走向死亡。

    伟大的古代世界瓦解成碎片

    一个全新的帝国在精神的废墟上建成

    那神圣的代言人  上帝之子

    唯一心愿是控制整个宇宙

    希腊罗马帝国的毁灭,带来了长达十个世纪之久的黑暗时代,史称中世纪时期。当时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强盛,统治着整个欧洲的精神世界与大部分的物质世界。

    艺术家和诗人们首先得到了指引

    他们歌颂起缪斯女神之名

    用感性的光辉唤醒麻木的民众

    古代精神的复兴  新时代的起点

    文艺复兴,借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之名开始创造并传播全新的思想与文化。一个崭新的时代由此开始。


    全新的信徒举起革命的旗帜

    他们要掀起一场震天动地的变革

    利剑所指向的

    正是那些无用而又愚蠢的规条

    【宗教改革,由此诞生了全新的教派——新教。传统的天主教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理性在思想者的话语中展现光芒

    真理夺得了那最高的宝座

    指引世界前行的灯塔

    却将在几个世纪后被它自身所摧毁

    【启蒙运动使理性的光辉广为传播,理性主义与对真理的追求成为了当时的主流。几个世纪后的现代,时代的精神开始逐渐走向反理性。】

    日神与酒神之间的对立与转化,正代表着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复杂关系。现代,无疑是感性的时代。对全新事物的狂热追求,意味着人们对情感的对外宣泄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厌倦  这最强大的魔鬼

    它使生存变得荒谬  死亡变得无味


    厌倦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有关意义的问题。因为认为所做的事情,所生存的状况失去了意义,所以才会感到无趣,对一切曾热爱的事物感到厌烦。如同我在这篇随笔的开头所讲,生存的意义在曾经并不是一种值得谈论的问题,因为一切自然而然地拥有着意义。但在现代社会,我们把意义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问题拿来研究的时候,也正意味着事物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了。因此,无趣才会成为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

    在我们感到无趣的时候,这种情绪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反思的契机。厌倦促使着我们去思考,去质问现存事物的价值与意义。对于那些会使我们感到无聊的事物,它们是否已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呢?对于那些不合时宜的,没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我们是继续任其留存,还是将它们在变革中除去呢?这一切的一切,都将推动着我们不断前行,直到找寻到问题答案的那个时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解读诗作《厌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szxz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