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然科普
杂谈|洪水、人类及成因

杂谈|洪水、人类及成因

作者: 阿斌bin | 来源:发表于2020-07-15 13:31 被阅读0次

    2020-07-15

    最近南方多地发生水涝,河流暴涨,淹没庄稼,冲垮房屋,阻断交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在今年疫情的情况下,给抗洪带来更大的难度。

    洪灾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洪灾的发生频率很高,从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在这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的洪水灾害1092次,平均每两年一次。尤属1931年那场洪水,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具毁灭性的一场洪灾”,当年中国的几条主要河流如长江、珠江、黄河、淮河等都发生特大洪水,受灾范围南到珠江流域,北至长城关外,东起江苏北部,西至四川盆地,受灾人口达400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约在400万左右。

    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损失是最大的,占比约超过48%。如果除去2008年汶川的特大地震,洪水损失大约占到60%以上。

    人和洪水的关系

    远古时期洪水的故事遍布于数百种神话史中,西方人最熟悉的是《旧约•创世纪》中关于诺亚方舟的故事。

    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中都有关于远古大洪水的记载。古老的巴比伦文明中的洪水神话——吉尔伽美什史诗,讲述了一个类似于诺亚和他的冒险的故事:一个名为乌特纳比西的人为了拯救他的家人和动物而建造了一艘巨船,用于躲避愤怒的上帝所制造的洪水。七天之后,他和家人在高山之巅搁浅,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希腊和罗马神话则讲述了愤怒的上帝,计划让洪水泛滥,借此来消灭人类。在这个故事中,英雄人物丢卡笠翁和他的妻子在一个方舟的庇护下得以幸存。

    中国古代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史实。

    因此,与洪水抗争题材成为了古老的传说和现代的故事。

    人类社会为什么会频发洪水

    1.人类喜欢临水而居

    人类喜欢临水而居,因为河边的泥土相对于其它地方的泥土要肥沃些,湖泊滩涂地带总是普通百姓围垦造田的必争之地。谁的土地肥沃,意味着谁的收成就会好,在下一次的饥荒中就能存活下来。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吃饭是大问题,大家围湖造田,将原来的涵养地带占为了农田。

    有学者研究,在古代时候,湖北荆江干流上有很多自然形成的穴口。长江水大时,这些穴口相当于一个个小小水库,吸纳了多余的水量。但是人们在滩涂地带造房子、种地,侵占了水的位置。水只好约束在长江水道里,水大了,就会泛滥出来。人们害怕水患,就只好将堤坝筑高。河堤越修越高,但是突然有一天河水暴涨,冲垮堤坝,就会把一切卷走。

    2.长江流域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

    长江流域森林资源被严重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中下游淤积了大量泥沙,将河床抬高,成为漫堤的隐患。又由于人类的挤占,河道被开发利用,使得水路越来越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

    3.中国海拔高度递减的特殊地形

    中国地形按海拔高度,可以分为三大阶梯。它们分别是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等组成的第一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第二阶梯,以及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的组成的第三阶梯。上游冰川不断融化,形成黄河、长江、雅鲁藏布江等若干水系,由高到低,由西往东逐步流向大海。中途还会有无数条支流把他们的水份汇合进来,加上降雨,加大了中下游沿岸的压力。

    4.季风气候

    如果在中国地图上画一条斜线,我们可以看到大面积的季风区。我国季风区,分为温带季风区、亚热带季风区和热带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在夏季随海上季风形成明显降雨。所以中国绝大部分都是在夏季暴雨较多,冬天基本上无降水。这个非常集中的雨水期,被我们称为汛期,基本上在每年的5月到9月之间,这段汛期集中了全年70~%90%的降雨量。特别是在七月份。这种集中降雨的天气模式,是中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

    5.厄尔尼诺现象

    在洪水的幕后,还有一个隐形推手,就是厄尔尼诺现象。

    科学家以南美洲西边海水温度异常上升作为一种现象研究,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这里海水的温度异常升高叫作厄尔尼诺。如果海温异常下降,叫作拉尼娜。这两个顽皮的小家伙扰动了海水温度变化,那根据热气上升,冷气下降的原理,厄尔尼诺会影响风向和风速。因而形成海上季风。

    6.西太副高压

    副热带高压是全球性的大气环流系统。它通常活动在较低纬度上空,夏季最强,冬季最弱,对一些地区的天气产生巨大影响。在太平洋上空,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心有时只有一个,位于夏威夷附近,有时分裂成两个,分别位于东、西太平洋上。位于西太平洋的大气环流,称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压。

    我国雨水主要来自于西南季风,即从印度洋输送过来的水汽,遇到东南季风从太平洋输送来的水汽,在中国南方形成高压环流系统。

    在西太副高的北侧暖湿气流和西北吹来的干冷气流碰撞也会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同时西太副高的活动也会对前面两个季风输送水汽的过程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叠加起来就是中国降雨的简单原理。随着夏季风的到来,从四月份开始,海南省较早进入华南前汛期。到六月份,安徽河南等中部地区地进入梅雨季节,最后八九月到达华北地区。

    洪水造成的危害

    南方多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特别是中游、下游地段。这一地区又是经济发达地区。比如,今年我国南方地区,气象系统非常复杂,遭受了极端天气,大面积受灾。

    考察受灾程度,重点考查两项因素,一是人口因素,二是经济因素。长江流域人口密度集中,风险程度高,遇到洪灾,转移人口至安全地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一项重要工作。同时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产业资本集中,人多钱多,一旦受灾,经济损失严重。

    假定A地区的GDP是B地区的3倍,同样遭受灾害,A地区单位面积损失程度就远远高于B地区的损失程度。

    从我国目前经济分布看,几个主要的城市群,包括环渤海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都坐落在河道和湖泊的冲积平原,这些地方降雨集中,地势平坦,容易受到损失。

    总体而言,中国的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南方的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多多少少会承受着洪水的代价。

    因此,抗洪抢险,保证人员生命安全,灾后恢复生产和自救,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同时,加强水文监测和气象预警,以及退耕还湖,加强涵养地维护,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谈|洪水、人类及成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bd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