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培训并没有什么用

作者: ThoughtWorks | 来源:发表于2016-10-19 13:36 被阅读96次

    人们对于培训这件事情总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我们期望,那些不具备某些能力的人,通过培训就具备了。就像洗车一样,通过一个黑屋子,出来就是一辆崭新的车。

    而实际上,在专业领域,一个更悲观的论调是被广泛认可的,那就是:培训没有用。

    1、既然没有用,为什么大家都在搞培训呢?

    其实我们应该反过来想这个问题,既然行业里普遍认为培训没有用,而到处又都在搞培训。那大家的印象里一定有“培训有用”的印象,所以才会不断地去做培训。问题就变成了,“我们什么时候觉得培训有用了?”

    从我个人出发,来ThoughtWorks之后,我接受的最有用的几个培训分别是TWI、OO BootCamp、DDD。

    上完培训颇有顿悟之感。受启发之后,我拿学到的东西去跟其他人交流,发觉有的人顿悟,有的则是不明觉厉;有的在接受培训之后会发生较大改变,有的则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我对比了一下这些不同的人,可能的原因是这样的:这些培训之所以对我们有用,是因为我们在参加培训之前就已经在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都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就差有人给我们梳理一下了。

    所以我常常用最后一块馍来比喻培训。用吃饱的感觉来比喻顿悟的感觉。

    后来我跟其他人的交流,则是拿着最后一块馍去喂别人吃。同样差这一块馍的人,吃下去马上顿悟了。但是还没吃到足够馍的人,也就只能听个热闹。

    2、培训到底有没有用?

    当充分准备好的人,遇到充分准备好的内容时,是有用的。而这里面最难满足的条件是充分准备好的人。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结论的时候什么感觉,反正对于我,一个专职做培训的人来说,简直是死刑判决一样的感觉。

    当我开始去给毕业生做培训的时候,这个“没准备好”的情况就越发的严重。我们完全可以在培训前就预言:培训完几乎感觉不到变化。当想到这个,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好吧,虽然现实很坑爹,但生活还要继续。

    既然培训有用的关键在于充分准备好的人。那么有没有这么一种情况,人并没有充分准备好,但是培训依然有很好的效果的呢?为什么出现了效果呢?

    我个人的经历里,只碰到过一次:韵涛(ThoughtWorks交付总监)的战略课。

    当时这个课程,其实我也没有完全听懂,很多内容停留在“我以为我懂了,其实完全没懂”的状态。

    但是为什么效果好呢?因为这个课程在我心里种下了一个种子。就像是盗梦空间里说的那样,“在意识的底层被注入了一个想法”,我看到一个企业的行为,就忍不住去分析一下,他们的战略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可不可以做别的?有什么在影响他们的决策?

    我觉得后来这无穷无尽的自我训练,才是我成长的关键。

    3、也许培训的重点不是培(讲课),而是训呢?

    编程是一门手艺活,这个世界上的手艺都是练会的。基本功不熟练,说别的都是骗人。也许生产“准备好的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我们早就非常熟悉而又深恶痛绝的那个——题海战术?

    于是我们出了下面的一些题目(大概70道),要求学生做简单的集合运算。

    然后,魔鬼般的训练开始了。当时的场景让我想起了:

    训练开始之后,我跟徐昊交流了一下经验,当时的对话场景是这样的:

    我: blah blah……

    徐昊: 这类似于体育里的体能训练。

    我: 是的。

    徐昊: 体能训练不是应该天天练吗?

    我: ……

    于是,本来只打算做一遍的基本训练,变成了天天都在练的体能训练。当然考虑到不能一天都练这个,于是我们简化了一下,每天做的练习类似于:“选出一个集合中下标为偶数的元素,在选出的元素中,选出元素为偶数的元素。将其按几位数分组,对每一组求中位数,放到一个数组里为最终结果”。

    掐表,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当然难度也是一直在加的,除了条件会改以外,还会让他们抽取一个filter的高阶函数来用等要求。

    4、这些简单粗暴的训练会有用吗?

    结果是出乎意料的,进行过这些训练的同学,他们不但写代码的速度提升了(这简直是一定的)。

    而且相比没有进行这些训练的同学,在面对一些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编程技巧讲解时,更能跟上我的节奏,有的甚至还能指出我的错误。

    是的,准备好的人诞生了。虽然还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那种“有sense”的人,但是相对于他们自己,有了明显的突破。而诞生的方法,是我们最痛恨的题海战术。我们总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那种人是吧。一个被题海折磨的人,若干年后成为了出题折磨别人的人。

    当然,这是开玩笑的。

    曾几何时,我们开始相信一个都市传说:中国人没有创造力是因为填鸭式教育和题海战术扼杀了我们的创造力。于是我们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总是下意识的排斥。

    那我在这里不得不给它辩护一下:这个方法,粗暴是粗暴了一点,但并不简单。

    5、实际上,题海战术与创造力并不矛盾

    任何领域只有对基本能力拥有直觉般熟悉才有更高级的综合应用,包括创新。

    而建立直觉般熟悉的最快方式,要么在短时间内进行高密度的训练,要么只能用更长的时间获得,反正训练量是守恒的。

    但一个方法再有效,人们恨它,也不会有太多人用。为了兼顾效率和人性,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既然题海战术没有错 ,为什么我们这么恨它?

    我想来,大约是因为没有针对性。

    假设有10个知识点,其中9个我已经不需要训练了,有一个我还很弱。但是我眼前这10道题,只有一道是针对那个弱项的,我训练一次弱项,必须训练9次强项,这显然是充满浪费的。

    而每个人又都是不同的,哪些是弱项,哪些是强项,何时加难度,何时引入更复杂的练习,到什么阶段限定什么时间长度选什么题,都要根据人处于的阶段不同去做调整。要有压力而又不能压垮。这个环节上我们需要个性化的关注。那就不得不考虑教练的角色。人的问题需要人解决,想想看也是个让人很头疼的事。(要么就是强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还没有诞生,诞生了……还要培训干什么……机器就该取代人类了)

    所以,一个真正有用的培训,我们需要培(讲课),需要训(练习),还得是大量的。不仅如此,为了让人能坚持下来大量的训练,还需要教练的个性化关注。这些条件往往无法同时具备,难怪培训是没有用的。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得出了行业通行的结论。是不是一个很悲剧的故事?

    我个人觉得不是,我们起码不再像一个原始人一样去看待这个结论,“培训没有用”从一个神谕般的断言,变成了一个由具体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因支撑的结论。问题被细化了,那么就给了我们质疑的着眼点,给了我们改进的着手点。坚持分析、实验、改进,也许未来我们就能看到一篇文章——《培训真的有用》。


                               你想看到的洞见,都在这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然而培训并没有什么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dx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