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何以为家》:控告父母的孩子,损坏的亲密关系,亲情如何恢复?

《何以为家》:控告父母的孩子,损坏的亲密关系,亲情如何恢复?

作者: 木流流马mllm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19:44 被阅读0次

    最新一届的奥斯卡和戛纳电影节上,有一部外语片被双双提名,并获得了戛纳评审团奖,就是这部《何以为家》。

    这不是一部常规电影。电影中的主角,12岁的小男孩赞恩,不是专业演员,他的本名就叫赞恩。

    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的贫民窟。赞恩一家人从战乱的叙利亚,逃难到邻国黎巴嫩。白天,家里所有的孩子都出门谋生计,赞恩在一家小店打杂,妹妹们上街卖果汁。晚上,在租的一间小屋子里,一家人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睡觉。

    当妹妹萨哈来月经后,父母决定把她嫁给房东,来抵扣上涨的房租。赞恩拼死抵抗,想带妹妹逃走,但还是没能阻止一切的发生。

    赞恩含恨离家出走。在无处容身的陌生地方,一个从埃塞尔比亚偷渡过来的黑人女工收留了他。她请赞恩在家看顾自己年幼的孩子。

    幸福短暂停留后,黑人女工在一次外出时,被警方扣留,准备遣返。赞恩再一次陷入绝望,他为了照顾这个一岁的小婴儿,想尽办法赚钱,甚至卖药片制成的毒品替代物。可是最终,他还是无能为力,只能把小婴儿卖给了人贩子,希望找一个好家庭来领养他。

    赞恩想要离开黎巴嫩,准备回家拿回自己的出生证明。但是回到家,他得知了妹妹萨哈去世的消息。他拿起刀冲到房东家砍伤了他。

    赞恩被捕了。当他得知母亲再一次怀孕时,他知道,这个孩子的未来也不过是重复他或者妹妹萨哈的命运。他在监狱寻求法律援助,通过电视台向全社会发声:“我要控告我的父母,因为他们生下了我。”

    这部电影中的小男孩赞恩,是被导演从贫民窟街头选出来的。导演为了真实还原,在拍摄过程中,几乎不设计具体台词,而是告诉小演员们所处的情况,让他们自由发挥,摄影师则负责记录下来。看到赞恩小小年纪却焦虑又清醒的眼神,全世界的观众为之心疼。事实上,这不是演技,影片中大部分情节都是赞恩的亲身经历。

    现在,赞恩一家受到联合国难民署的帮助,已经成为挪威的合法公民。但是一切并没有完全结束。

    家庭亲密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当这段关系受到损坏时,身处其中的人又该如何修复呢?

    一、承诺,是形成亲密关系的前提

    著名的人际沟通大师罗纳德·阿德勒在《沟通的艺术》中写到:“良好的关系不会自己发生,它们需要有效的沟通技巧来保持活力和重要性,而形成关系的前提是承诺。”

    承诺,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起到了核心的作用。它有时是明确的,有时是隐性的。就像友谊的亲密关系,需要承诺做永远的好朋友;爱情的亲密关系,需要承诺至死不渝;工作中的亲密关系,需要承诺支持对方。

    家庭亲密关系中,成员也需要做出承诺。比如,一家人要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陪伴,要一起处理问题、要一起创造一个积极美好的未来。

    就像赞恩发现妹妹来月经之后,担心父母把妹妹卖给房东,所以千方百计教导妹妹、为妹妹洗裤子、偷卫生巾,甚至打包行李要带妹妹逃跑。在赞恩心中,妹妹萨哈才是他唯一的亲人。在失去妹妹后,他选择了离开父母和所谓的家。

    何以为家?只有拥有承诺的一家人,才会形成亲密关系,否则,就算是血缘至亲,也是形同陌路。

    家人之间只有不断提供爱与支持,保持真诚,定期沟通,才能形成承诺,并将承诺一次又一次地加强。言语本身并不是承诺的全部,行动更加重要。语言表达让承诺清晰,行动则会确认和巩固彼此的承诺。

    二、维持亲密关系茁壮成长的4个策略

    如果希望一个家庭能正常平稳地运转,就需要用心维系。这个过程就像花园需要照看、汽车需要保养。维持亲密关系,可以尝试以下四种方法:

    1.保持积极性

    在家庭成员相互沟通时,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很有必要。如果相互谩骂,或者情绪激动,沟通就无从谈起。相反,积极向上的氛围才能促成沟通的达成。同时还要注意,在沟通中尽量避免指责批评。

    2.具有开放性

    如何判断一段关系应该被界定为随意,还是亲密?通常,可以根据分享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比如工作中的亲密关系,大家会不会谈论一些工作之外的话题,或者谈论非公开的事,就取决于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同理,家庭亲密关系中,能不能直接袒露个人需求也很重要。就像“我爱我的家人”和“我爱你们”,这两句话其实有着很大的差别。

    3.对关系中的承诺做出保证

    如果与家人距离比较远,定期打个电话,就成了保持关系稳定的方法。在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距离对亲密关系的影响已经很小了,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其实是对维系关系的承诺。

    不论是语言还是行为,如果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对你很重要,这其实就是你正在对这段关系做出承诺。

    4.运用社交网络

    前几年,有很多父母吐槽被孩子的朋友圈屏蔽。可能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怕父母乱担心。但是,社交网络其实也是一种维系亲密关系的手段。

    在广泛使用的社交软件上,家人之间相互关注,看看对方更新的状态,点个赞、留个言,了解对方的近况,都是一个相互靠近的方式。

    经常使用这四种方法来维持关系,就会保持一段关系茁壮成长。

    三、为亲密关系提供3种支持

    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当家庭成员面临各种挑战、或者困难的时候,对方一定会伸出援手。这也是承诺的一种表现,而沟通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情感支持

    在对方陷入消极情绪时,带着同理心和关爱的回应就是最有帮助的。

    比如,“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这么难过”、“确实是这样,这件事我也总是办不好”。如果对方需要协助,就可以表示“如果你需要,我可以过来帮你”。

    在提供情感支持时,我们要避免用一些冷安慰。

    比如否认别人的感受,让对方认为自己的感觉是不应该的,比如安慰说“不用担心”。虽然主观上,是希望消除对方的恐惧,但是这句话的潜意识,是希望对方不要自怨自艾,通常这个建议几乎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只能变得更糟。

    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样是冷安慰。比如说“那不过就是一次考试而已”。这样,对方会觉得你根本不了解他的感觉。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做判断,对别人一点帮助也没有。

    2.信息支持

    最亲近的人,因为最了解我们,所以通常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最好的来源。

    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愿意听听她们的建议;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也希望与她们探讨。甚至,当我们出现一些盲区时,她们也会帮我们观察到,及时提醒。

    但是,在沟通中应该如何提出忠告呢?

    如果只是简单地提出解决办法,也许对方恰恰需要的是一个倾听的树洞。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有些忠告就没必要再提,就像“我都不敢相信,你会这么办...”。

    在给出忠告之前,如果能做一些关怀的、支持性的回应,多了解一些状况,然后提出的忠告,也许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3.行动支持

    在对方需要帮助时,能身体力行地提供帮助,就是最好的。

    就像生病的时候,能发信息问候的是熟人,能打电话关心的是朋友,能二话不说送来药的,才是患难见真情的人。

    行动支持,也是一个衡量亲密关系的重要指标。

    四、修复因为越界行为而损坏的亲密关系

    如果出现违反承诺的行为,就会损坏亲密关系,而这些行为被称为越界行为。

    比如,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欺骗对方;用逃避或冷漠的态度产生心理距离;产生猜忌、暴怒等恶劣情绪;语言或身体攻击,等等。

    到底什么样的行为算是越界行为,一般有两种标准。

    一种,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法律道德规范。比如,大家都认为在公开场合嘲笑亲友是不合时宜的,在家人遇到困难时落井下石是不道德的。

    另一种,是小范围构建的独特规则。比如,如果要晚点回家,就必须提前给家里打个电话,告知原因。虽然不是家家如此,但有这个规则的家庭,如果没有遵守,就算是一种越界。

    无论如何,当亲密关系被损坏时,采取行动总是没错的。

    “后悔藏在心中,比说一句抱歉更糟糕。”

    想要修复亲密关系,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主动谈论这些做错的行为,而不是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当做好准备,要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负责时,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饱含诚意的道歉,不仅需要语言,还需要一致的行动。虽然不一定立刻获得谅解,但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对方才能真正愿意接受这个道歉。就像有一句话所说:“被伤害时我们有两条路可以走,被悔恨摧毁或是原谅,悔恨带来死亡,原谅带来疗愈和重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为家》:控告父母的孩子,损坏的亲密关系,亲情如何恢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mo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