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3日,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战胜利75周年的纪念日。在75年前,在1945年9月2日,中国正式接受了日本的投降,洗去了过去所有的耻辱,书写中国历史新的篇章,开启中国的新纪元。
应该说今天这个日子――9月3日,对全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今天这样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共同忆苦思甜,重新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抗战岁月当中,去缅怀抗战当中的英烈、去铭记抗战当中,中华民族耻辱的历史。
在我们缅怀先烈,铭记抗战之时,我们先来看一首歌词,这首歌曲写于80多年之前的30年代。这首歌曲的作者名字叫张寒晖,他当时在西安,而当时的西安在城内、城外都有大量的东北人。这些东北人,有的是军人、有的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他们跟随部队,辗转到了西安。而张寒晖看到这些东北军民,看到他们的饥寒交迫,看到他们的背井离乡的无奈,看到他们的彷徨和绝望,所有的这一切,使他受到非常大的触动,在那样动荡不安的艰苦岁月,他跟很多的军民同胞聊天。
张寒晖深深地被这些穷苦百姓所打动,他感受到了这些穷苦百姓,是多么的想念他们的东北老家。他们是多么的愤恨日寇对于他们故乡的侵略。同时他们又是多么的无奈。
他们因为什么无奈呢?因为他们没有做任何抵抗,就被赶出了自己的家乡,就被迫离开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正是在东北军民同胞对张寒晖的这种倾诉之下,正是耳濡目染了这些东北军民,他们的窘迫生活之下,张寒晖奋笔疾书,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而后对这段文字进行了谱写曲子,所以就出现了一首流传至今的经典歌曲:《松花江上》。
我相信很多朋友,看这段歌词的时候,脑海就浮现出这首歌曲的旋律了。因为这首歌曲,非常地琅琅上口,简单好记,大家也可以搜一下《松花江上》这首曲子,安静地听一听这首曲子的旋律,那种如泣如诉一咏三叹倾诉,眼前就仿佛出现当时的、无家可归的东北人,站在你的面前,对着你在如泣如诉地倾诉他们的无家可归的无奈一样。
《松花江上》这首歌曲,歌词是这样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能欢聚一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