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陪着孩子们读《好诗咏相传》,今天想要分享的是其中的一首诗《静夜思》。
开元十三年,也就是公元725年, 25岁的李白,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离开蜀地,开始漫游。他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声望,得到某个有力人物的推荐直取卿相,漫游正是为了寻找这样的机会。
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 26岁的李白,在这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读到这个霜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读到这个霜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从视觉上说,它是白色的、是冷色调的。 从触觉上说,它是凉的。 这秋霜,为这皎皎的月光赋予了清冷;这秋霜,烘托出的,是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这秋霜,也为每一个读诗的人心里增加一抹寒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再看这明月,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等等。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他的故乡不正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吗。
叶嘉莹先生说,声音里藏着诗歌一半的生命。所以当我们读懂了字面意思,解码了意象的密码,其实对于古诗词,我们才只读懂了诗歌一半内容。 诗中明明是浓浓的乡愁,但全诗押豪放的“ang”韵,“ang”韵代表什么?代表上扬、积极、向上。所以,洒脱奔放的李白,表现乡愁也不失他潇洒恣意的本性,这里面还藏着什么呢?李白思乡却还不回乡呢?他在写诗时的用“ang”韵其实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李白的理想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家乡太小,放不下他“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