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这个词,原先是一个佛教修行术语,指的是修行者将思维固定在某个对象上,专注的观察它。佛家认为,正念能帮助修行者保持思虑的稳定,形成一种精进、专注的力量。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心理学家把“正念”引入了西方,形成了一套以正念为核心的心理疗法,统称正念疗法。现代的正念疗法强调三个要点:一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觉察;二是专注于当下,也就是当前这一时刻的情况;三是在觉察和专注当下的过程中,不做价值判断,也就是不去分辨“好坏”和“对错”。
我们就拿吃东西来说吧。如果在吃东西的时候保持正念,我们将主动感觉吃的过程,并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们的身心反应,这就是有意识地觉察。我们还应该专注地吃饭,而不是同时看电视玩手机,一旦发现自己走神了,去思考和吃饭无关的事情了,就要马上把注意力带回到吃的过程,这就是专注于当下。在吃饭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产生各种情绪或者想法,可能会各种走神,但不要去批评自己,这就是不做价值判断。
运用“正念疗法”中的关键概念,来实现情绪管理。在面对情绪时,要避免压抑或逃避的态度,而应当接纳、观察、拆解情绪,深挖各种情绪的根源,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技巧,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调节情绪,驾驭情绪。
那么,应该怎么利用正念去拆解情绪呢?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
第一步叫“抽离自我”。
有句诗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全身心地融合在情绪中,和情绪难解难分,那是谈不上拆解情绪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养成一个习惯,一旦发现自己产生了某些情绪时,就马上在想象中按一个暂停键,把自己从情绪的漩涡中抽离出来,努力进入正念的状态。这时,我们尝试从一个客观、外部的视角,跟情绪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观察和体验自己当下的真实情感,不走神,不评价,全然接纳当前状态。
抽离之后,我们就进入第二步,辨别和标识情绪。
在这一步里,我们的目的是搞清楚,究竟是哪种或哪些情绪在当下时刻笼罩了我们。我们将把这些情绪一一揪出来,精确地描述它们,给它们下定义,给它们贴标签。
比如,当你感觉心情不好时,不要笼统地说“我感觉不爽”“我感觉很糟”,而是精细和明确地指出自己实际感受到的,究竟是哪一种情绪?可能是焦虑,也许是羞愧,也许惊恐,也许是感觉被人冒犯。有时候,我们的情绪是混合的,那你就要进一步拆分这团混合的东西,找出它的具体成分。比如说,“绝望”就是一种混合情绪,它大多结合了悲伤和事情永远不会改变的信念。有时候,有些情绪特别强烈,也会掩盖当时的其他情绪。比如说,当你被人冒犯了,你觉得你的情绪是愤怒。但实际上,愤怒只是你当时最强烈的情绪,你的情绪里很可能还有无助感、挫败感这些成分,你潜意识里会感到是因为自己不够强大、不够成功,才引起别人的轻视。
我们常见的八种情绪,包括恐惧、焦虑、愤怒、愉悦、羞愧、内疚、恶心、兴趣。当然,这个列表还是有些粗略,为了精确的辨别和标识情绪,我们平常不妨多练习划分情绪,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建立自己专属的情绪列表。
在辨别和标识情绪之后,我们的工作还没结束,还需要进入第三步,刻画情绪流程。
在这一步里,我们研究每一种情绪的动态流程,找出它的来龙去脉。主要是搞清楚某种情绪怎么触发的,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情触发的;这种情绪会造成什么身体上的感受和反应;这种情绪又通常会引发什么冲动,导致什么行为;最后再分析一下,这种情绪,从短期来说,对我有帮助吗?从长期来说,对我有什么影响?
我们以“恐惧”为例子,来刻画一下它的流程。恐惧的触发可能是面临某种威胁,比如被持刀歹徒拦住了;也可能是突然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也可能是面对压力,比如业余人士上台演讲。恐惧会引起一系列身体反应,比如心跳加快,恶心想吐,呼吸不稳等等。体验到恐惧后,人们会有逃跑的冲动,行为上会哭泣、尖叫,或者呆若木鸡。
那么,最后分析一下,恐惧对我们有帮助吗?显然,在某些情况下是有帮助的。面对歹徒,逃跑和尖叫可能是有帮助的,让你迅速逃离危险现场,或者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对于公开演讲、陌生环境这类情况,恐惧可能真的没什么帮助。从长期来讲,人的一生总要面临许多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如果你总是被恐惧所控制,就很难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