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人生格局的修炼
生死场一一位平凡女子的传记

生死场一一位平凡女子的传记

作者: 听雨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1-12 17:24 被阅读39次

云子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有个高贵的出生,应该有人不平凡的人生,但活在世上40余年了,按现有的生活趋势、云子终于承认,自己终究只还是做了世间一个平凡的女子。既然是传记,就从出身从根底说起吧。

云子出生是一个边远的山村一一萝溪,边远到什么程度呢?这个村再往西走,往北走就不属于这个乡了,是一个乡镇辖下最边远的山村,离乡里的集市还有20公里的路,通往乡镇的路倒也平坦,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难走的山路.云子升镇里初中读书后,每星期通过这条山路,需步行半天的时间到镇里的中学。

一、

先来讲讲云子的父亲吧。云子的父亲是个外乡人,出生在该省最贫穷的一个县,那个县解放后称为“将军县”、为什么出那么多的将军?因为这地方穷,出来闹革命的人比其他地方多,自然后来出将军的人数也多。

父亲一家有三兄弟,父亲排行老二,老大被国民党抓壮丁充军去了,父亲这个老二在家里自然把老大的责任承担起来。父亲的父亲,也就是云子的爷爷嗜赌如命,云子后来听父亲讲,大年三十奶奶准备了一只鸡过年,杀好洗好放在砧板上,却被人骂骂咧咧地拎走了,要抵爷爷的赌债。爷爷也曾发誓要戒赌,甚至剁掉自己一指立誓,但终究还是没有戒掉,本就贫困的家庭风雨交加。云子父亲的一生憎恶这个“赌”字,云子读小学时用来练习数数的一幅扑克牌,父亲也把它扔进灶火中烧掉!扑克牌、麻将牌、...只要跟牌类赌类有任何沾边的,云子家都找不到,这种情况在以后甚至影响到了云子的婚姻,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家庭的贫困,年轻的父亲被迫离乡谋生,来到了云子母亲的所在的山村一一萝溪。

二 .

再来讲讲云子的母亲吧。云子母亲家在解放初期划分的成份是富农,可见解放前母亲家生活还是颇富足的。

母亲家的萝姓在当地是大姓,而萝溪这个村是怎么形成的呢?听母亲讲,萝家祖上在武汉生意做的很大,母亲的父亲也就是云子的外公就打的一手好算盘,母亲是这样形容外公算盘之精,“外公把算盘放在头顶上都能打的啪啪啪响”,外公一直在武汉帮衬宗族的生意,母亲也出生在武汉,而外婆是外公的第二个太太,至于外公的大太太,云子从来沒听母亲提起过,仿佛从不存在一样。

解放前的生意人大体都有这样的习惯,赚到钱就要买田产,这样心里才踏实,云子想,大概跟现今社会一样,有了钱就要买房子。解放前田产是可以自由买卖的,有钱人田产买的越来越多,逐渐就成了地主。穷人祖上原先可能也是有那么一些田产的,因生活困顿把田地卖了,卖光了就成无产阶级,云子的父亲就是那时的无产阶级。

兵荒马乱的动荡时代,萝姓的族人觉得手上的钱终是不安定,不远万里,千寻万寻,终找到萝溪这个世外桃源,虽边远,却远离战乱。萝家族人在武汉做生意的同时,又在这有山有水的地方买田地,建房屋,子孙繁衍终成萝溪一村。

解放前夕,国家战乱生意萧条,外公带着外婆和母亲回乡,因有些见识,推举为村里的保长,云子看过外公的样子,那是母亲常常供奉的瓷像,有点威严的气像,两条法令纹象括弧一样括在嘴的两边。外公外婆膝下只有两女,云子的母亲是长女,家里颇有田产,但劳动力不足,自然要雇佣长工干活,雇佣的长工里就有父亲。

接下来亲爱的读者是不是在想,难道我要讲一段穷小子与富家小姐的动人爱情?父亲和母亲之间,刚开始或者曾经有过那么丁点爱情,但都在后来残酷的岁月中被无情地一点点地消磨掉了......

生死场一一位平凡女子的传记

父亲干活勤快,脑瓜子又灵活,外公相中了父亲,他需要一个上门女婿来传承家业,延续香火,一生无子的外公更羡慕家有三兄弟的父亲,认定父亲有生男孩的基因,是入赘的最佳人选。

父亲家太穷了,况且爷爷还有两个儿子来延续香火,虽然能不能娶上老婆还两说,但能解决一个算一个,直接减轻了家里负担,父亲自是情愿的。但爷爷有些不情愿,父亲的弟弟还小,家里只靠父亲打长工养家,父亲当时大概二十岁左右,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已是家里顶梁柱,于是云子那位嗜赌的爷爷提出一个要求:外公家要拿出三坛子光洋,就是银元。那可不是小数目,外公最终还是答应了,至于母亲,婚事自然听从父母的安排,于是吹吹打打,骑马戴花,父亲母亲结婚了。那三坛子光洋,即使在几十年后,父母亲在生活琐事的争执中,云子还能听到。

国家在命运抉择时,选择了共产党,国民党败了,一个边远山村的家庭的命运,也因囯家的命运的改变也改变了,而母亲,一位遥远山村少妇命运也将随之悄然发生变化。

“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打土豪分田地,中国大地改天换地,外公由保长变成阶段斗争的对象,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不久就病逝了。解放后外公把家里的浮财上交了,什么是浮财,就是光洋,金银之类的钱财,田地自然被村里分了,萝溪毕竟萝姓人居多,都同一宗族,亲连着亲,外公生前为人还算厚道,父亲出身又是如假包换的雇农,因这些方面的原因母亲家成份没有划成地主而是富农,不要小看当时这个成份的划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庭成份是地主还是富农有根本区别的,后来云子的大姐萝香可保送上工农兵大学,富农家庭成份起了关键作用,如是地主成份,子女根本无保送可能。而云子的大姐能上工农兵大学,为这个封闭的山村,为云子的家庭打开了一扇向外的窗,而这扇窗又在冥冥之中指引家里兄弟姐妹的命运....

虽然外公过世了,但因父亲精明强干,里里外外操持,外婆帮衬着,家里虽清苦生活倒也平静,反正那个年代家家都穷,谁家的日子过的都差不多。父母亲的第一个孩子,大姐出生了,按照入赘的习俗,随母姓萝,一切顺里成章。

外公去世,外婆的精神头渐渐也不行了。母亲不得不被逼着要操持家务,母亲无疑是勤快的,但却不是能干的,操持家务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习惯,一项需锻炼的能力,但母亲缺乏这项能力,一直以来,外公外婆让母亲做什么事随着自己的心性,母亲的最喜欢做的是侍弄后山园的果树、菜园中的瓜菜,喂养家中的猫和狗。

父亲常形容母亲“就象天上的人一样”,不知农事,尽弄些农家不当紧的东西。每当父亲筋疲力尽干完农活回来,母亲往往还没做好饭,甚至在抬锅捞饭时,脚却被米汤烫个大泡。总之,母亲的能力不足以对付农家一摊子家务琐事。

母亲最后的庇护一一外婆也去世了。为萝家产下男孩,是母亲与生俱来的使命,大姐二姐大哥三个孩子相继出生,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哪容母亲从容从头来,每天疲于应付,焦头烂额,唉,如母亲还是保长的女儿,这些可能都不是事,可以雇人承担这些,母亲就可以一直做她喜欢做的事,她将按她的兴趣活,活成她喜欢活的样子,但世事总是不遂人愿啊!人人都觉得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一个人命运就如大海中一叶扁舟,大海平静时,命运之桨或许可握在手里,但在滚滚历史的大变革洪流中,命运之舟将流向哪里?只能在随波逐流中挣扎.....

三、

爷爷奶奶那边的家怎么样了呢?爷爷很快就败光了那三坛上光洋。

爸爸的哥哥也就是大伯从战场上回来了,大伯被国民党抓壮丁时才十六七岁,从小也没读过书一字不识,他什么时候从国民党的兵变成共产党的兵,居然很胡涂,据大伯说,打仗很简单,前面的人说冲就跟着冲,不要怕惜命,你越惜命子弹越找你,有一次在一处芦苇地冲锋,大伯人还没芦苇高,冲着冲着一跟头栽地上,人没知觉了,醒来时,一位军官对他说:小鬼头,跟我们走吧,大概就这次,自己就归了共产党了,为什么说大概呢,因为没人让大伯换军装,换武器,什么也沒变化,换个部队换了一拔人继续就跟着走了,估计那时解放军缺衣少粮,缺什么都是从国民党那捡现成的,连兵也捡现成的。

大伯很少提及打仗的事,那些记录着主人的英雄事迹的军功章被随意放在抽屉里,村里的小孩随时都可以去拿来别在胸前炫耀,村里人要大伯讲讲打仗的事,大伯永远是说:很简单的,叫吃饭就吃饭,叫睡觉就睡觉,一挥手冲锋就冲锋,听命令,跟着走呗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大伯又重新被征召回战场了,还参加了著名上甘岭战役。战争结束后大伯复员回乡了,但大伯这些功绩并未改变大伯的命运,回到乡里他依旧是个农民,父亲因此为大伯忿忿不平,并把这一切归结于大伯没文化,由此愤恨到源头:爷爷的赌博。

去时,尚是懵懂的少年,归来,己是沧桑中年。残酷的战争经历,让原本沉默的大伯更加沉默了,云子的小时候记忆中,大伯经常独自坐在门槛上,吸着土烟叶,看着落日慢慢地沉到山的那边,夕阳的红光落在他的头上,花白的头发泛着零星油色,他心里在想什么?谁也不知道,云子常常在从背后偷偷地看大伯,只觉得大伯的身影很孤单,很落寞,让人想哭,云子走过去靠着大伯坐在门槛上,一起看着远处的夕阳慢慢散尽.......

大伯没有父亲那种怨愤,很平静,平静的近乎麻木,只说了一句:能回来就好了。对于种田之类的农事,大伯不精通,对于一切也不争不抢,村里给分的好地被别人缠着队长换走了,大旱天自家地里的水被人偷偷放走了,也不找人理论,此类事情多了,村里人开始觉得他傻,私下嘀咕“是不是打仗打傻了?”“哦难怪复员回乡当了农民”,“我一亲戚跟他一样,人家在北京当大官呢”,大伯家所在地为将军县,在外当大官的确实不少,农村人判断事物的标准是非常实际的,虽然大伯打过很多仗,有很多军功章,但不当吃不当喝,还跟我们一样是农民,混得比农民还差,农民还会种地、你还不会种地,日子过的那么穷,渐渐看大伯的眼神开始不屑起来。

写到这,朋友们,作者很愤怒,这就是命运的残酷吗,亲爱的祖国我的母亲你亏待过这样一位英雄,你知不知道!直到很多年后,云子的大哥大学毕业后,分到县里工作,偷偷拿着大伯成排的军功章,摆在县里民政局的桌子上,才给大伯争取到了一份迟到的特殊津贴,这个时候大伯家已经吃几个月了“拉锅”,这是当地的土话,意思是炒菜不放油,因为没钱买油!这份津贴是钱,这更是国家对一位战士功绩的认可!是一位为国家立过战功的战士一份维持生活的尊严。

生死场一一位平凡女子的传记

相关文章

  • 生死场一一位平凡女子的传记

    云子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有个高贵的出生,应该有人不平凡的人生,但活在世上40余年了,按现有的生活趋势、云子终于承认,自...

  • 《最好的女子》PDF电子书下载

    书名:最好的女子 作者:黄佟佟 分类:人物传记 豆瓣评分:7.1 简介: 她们是为我们演绎生死爱恨的女子 她们是与...

  • 再一遭活着

    经历生死, 再生并没那么容易。 活着的代价, 是一场场儒弱的自我纠缠, 以爱的名义, 互伤互害。 平凡的人群里, ...

  • 平凡女子

    即使你的眼中 是泛着银光的树群 是偌大的篮球场 是忽而落到地面的剪影 是模糊而零碎的明亮 但你仍旧 不被霓虹灯所知...

  • 平凡女子

    平凡女子 自是夜里时分,我还静静地听许美静的歌。模糊的可能有爱有记忆,不开怀渐渐成为怎么也摆脱不了的情结。张晓...

  • 《才女“萧红”的残缺爱情和短暂人生》

    我读关于萧红传记,觉得不过瘾,特意从图书馆借来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这本书》来读。 我想从她的文字里探寻这位民国才...

  • 谈谈我眼中的萧红

    第一次读萧红是《小城三月》,之后看完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后我又在图书馆找了本她的传记读了读,重温了...

  • 《生死场》——忙着生死

    《生死场》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发表得到了鲁迅先生的大力支持,这本书使得她成为民国文坛上...

  • “生死场”

    刚读完《生死场》,感觉心情越发沉重了,也佩服作者如此细腻的写作手法,平凡的村庄,村民,田间村落,甚至羊、牛、狗,连...

  • 生死场

    文/郭兴聘 张成尤死了,死得凄凄艾艾。 张成尤是个好人,然而即使好人也没有”免死金牌”,时间到了一样照死不误。人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死场一一位平凡女子的传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bc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