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自上影节取得超高口碑后如期上映。上座率虽不高,但全影院似乎异常认真观影,以及中途几次听到抽泣声,都反映是今年到现在国产之最,更对得起上影节的口碑担当。
蚂蚁虽小,也可撼山!影片本身无所谓惊艳,剧本情节大部分观众也基本能提前把握到。但此类片本不依靠与此,生活本就真实如此,观众一阅就明,关键在于是否能把深刻的问题表现得清楚明白。电影由新锐文牧野导演,煽情处得当,做的很不错了,毕竟医药问题本就十分复杂。影片能出来,做成中国《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这点就值得骄傲。
“药神”的救赎与侠义—“我不是药神”的观感先来讲讲故事的原型-陆勇。企业家,白血病患者,却是病友口中真正的“药神”。2002年陆勇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当时的主治药物是一款名为瑞士产格列卫(也是影片中所指之药)的药物。但这个药物很贵,对病患的精神与财力背景都有极大的要求(大概一年就大几十万,而且自费药)。因为患病,也迫于高药价,他寻找到找到了来自于印度的仿制药,并广泛帮助病友获取仿制药,为自己的同时也帮助病友,成为了病友口中药神。2013年,因涉嫌假药而被有关单位带走,病友们联名求情,最后有关单位撤诉。
“药神”的救赎与侠义—“我不是药神”的观感侠之大者,心怀天下。
电影主角程勇,设定为一个烂小人,内心深处还是善良的小市民。生活所迫走上贩卖“假药”(十分不想用这个词,但这个词最能贴近电影)的路子,从最初的牟利,到受怕而退出,再到最后重出江湖,完全自我救赎,一个很成熟的电影设计,却是一个人成为侠义之士的必经之路。
现实没有圣人,经历多了,才能转变成为自我救赎,行为最终成为了善举,善举最终被世人所铭记。主人公程勇,从被威胁告发而选择保全自己退出,又在生活富足之时被老友患病自杀身故而唤醒,不赚钱甚至贴钱服务病人,完成自己的救赎。影片从始至终,主人公都知道自己违法,但最后的行为破除障碍,是成长,是救赎,也是真正的侠义。
除了主人公之外,药贩子“张院士”也完成了细微的一种自我救赎。他读懂了世间,明白金钱规则与尘世的本质,真小人在最后,没有选择告发而断了病患的希望,也算是一种成长,我觉得算是被主人公所救赎。
“药神”的救赎与侠义—“我不是药神”的观感佛不渡人,唯人自渡。
无论从影片还是原型,病患自身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容小觑的。而这种力量,来自于他们自己的坚持,希望,信念,来自于最真实的家庭、亲友,来自于最深处的对生的渴求。
病患自己,通过自己了解到廉价仿制药而找到了出路,从帮助自己寻得生机,到互助他人,到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这就是“药神”最现实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