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秋郑国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

春秋郑国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

作者: 高远315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12:00 被阅读0次

春秋中叶,晋文公在城濮[ chéng pú  ]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了中原的新霸主。当年,一些国家在他流亡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无礼,如今晋文公打算向他们报仇。

于是,在周襄王二十二年,他邀请秦穆公一道围攻地处中原战略要冲、势力又不很强大的郑国。

就这样,秦、晋两国的军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郑国,把郑国的都城新郑包围起来,切断了其与外界的联系。郑文公吓得手足无措,忙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

卿大夫叔詹[ shū zhān ]说:“秦、晋两国联合攻郑,来势汹汹。以我国的实力,不宜与他们正面交锋,最好是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人,前去劝说秦穆公退兵。

秦国若退了兵,我们就不会腹背受敌,而晋军也变得孤立无援。然后,我们再设法对付晋军。”

于是,在大臣佚之狐的推荐下,老臣烛之武奉命前去游说秦国。

在一天夜里,烛之武命人用绳子把自己从城墙上放了下去,直奔秦军军营。秦军巡更的士兵挡住他不让进去,烛之武便在秦军营外放声大哭起来。哭声引起秦穆公的注意,派人将烛之武带到营中查问。

秦穆公问:“你是何人?为什么在我军营外放声大哭?”

烛之武答道:“我是郑国的老臣烛之武,因大军压境,郑国将亡,心里难受,所以大哭。”

秦穆公很奇怪地问:“那你为什么要跑到我的军营外面来哭呢?”

烛之武见时机成熟,就说:“国君有所不知,郑国灭亡不足为惜,可惜的是郑国灭亡还将损及你的秦国哩!”

这句话果然引起了秦穆公的兴趣,他迫不及待地问:“此话怎讲?”

于是烛之武开始把先前准备的一套说辞拿了出来,他说:“秦晋两个大国联手攻郑,郑国灭亡是无疑的。但这对秦国来说,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有许多危害。”

烛之武看了看秦穆公,接着说:“这危害之一是:秦、郑两国相距千里之遥,从秦国到郑国,东边隔着晋,南面隔着周。难道秦国能超越这些国家来占领千里之外的郑国吗?

既然这样,国君这次行动,完全是劳民伤财,为他人做嫁衣裳。最后只有消耗,没有收益。

这危害之二是:秦、晋联合灭郑后,郑国的土地和人口自然是被邻近的晋国占有。

秦、晋两国原是毗邻并立、势均力敌的两个大国,现在晋国若得到郑国的土地和人口,势力自然就超过秦国。

国君这次行动,正是辛辛苦苦为别人兼并土地,而自己也就等于随之受到削弱,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这番话,不停地点头说:“大夫所言极是!”

于是秦穆公对晋国连个招呼都不打,就与郑国私自结盟,还把秦将杞子、逢孙、杨孙等人及二千士卒,留下来帮助郑国戍守。

秦国撤兵,使晋军陷于被动,最后也不得不撤兵。


设身处地,分析利弊。

烛之武站在秦穆公的角度,分析了秦晋合兵攻打郑国的弊端,就是劳而无功。

灭亡郑国得到的土地与人民,都归了临近的晋国,秦国什么也得不到,替他人做嫁衣。

秦晋之间偶然的联合,也是为了利益,或者还有对外宣称的正义。当秦穆公明了自己“劳师以袭远”,是为晋国帮忙时,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利用。

于是,不辞而别,撤军,把晋国军队扔在战场。

兵法讲究“三十六计”,烛之武用的是“离间之计”,摧毁了秦晋之间的联盟。

打破对方的联盟,是一个很好的进攻与防御手段,上兵伐谋,兵不血刃。

国家之间的结盟,如同现实中两个人结为朋友,因利而聚,无法互惠互利,当利益分配不公时,就可能无法长久。

礼尚往来,君子之交淡如水。稳定而持久的关系,需要一定程度的公平。

敌人之间再团结,也不是牢不可破,利用敌人的缝隙,摆明道理,就可能瓦解敌人,不战而退人之兵,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这说明,语言,有时具有扭转乾坤的力量。

相关文章

  • 春秋郑国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

    春秋中叶,晋文公在城濮[ chéng pú ]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了中原的新霸主。当年,一些国家在他流亡过程中表现...

  • 《烛之武的退军哲学》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决定剿灭郑国,联合秦穆公一起出兵讨伐。郑伯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于是,烛之武只身前往...

  • 读《中华上下五千年》之十九

    智退秦师 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包围了郑国国都。 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去劝秦国退兵。 烛之武对秦穆公说:“...

  • 晋国争霸史(五)

    攻郑之安定郑国 1 上回讲到郑国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离间秦晋,秦郑结盟,秦穆公留兵戍守郑国后单方面退兵了,并不...

  • 消灭产生条件

    消灭产生条件李臻林公元前630年,晋国和秦国出兵围攻郑国,郑国面临着灭顶之灾,于是派出烛之武去劝说秦国退兵。在烛之...

  • 读林汉达《春秋战国故事》笔记【12】

    秦穆公要先偷袭郑国,结果在滑国遇到爱国的牛贩子犒劳秦军,惊动了郑国。郑国又派烛之武“慰问”秦军,因为前有东道主盟约...

  • 第105篇 烛之武

    【读史日历】(第105篇 烛之武) 烛之武,春秋时期郑国人。公元前630年,秦、晋合兵围郑,烛之武前往秦营之中,向...

  • 舞动文墨写春秋(四)

    见到秦穆公后,烛之武既没有据理质问,也没有苦苦哀求,而是以超然事外的姿态开始了他的劝说: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

  • 古文观止: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两个大国围困小国郑国,在军事力量上不成正比,郑国面临灭亡的危险。 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夜间绳缒出城见秦穆公,...

  • “越国以鄙远”,其真难乎 ——读《左传》书评其一

    《左传》之《烛之武退秦师》讲述的是郑国烛之武运用自己如簧巧舌,劝退秦国,从而解决了郑国的亡国危机的故事。在烛之武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秋郑国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hs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