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格,是一个人的最高德性,教育中的专业化与文化是不能分离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使人把握一般思想的准确阐述,理解不同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领悟这些思想对于理解生活的作用。经过这样的专业训练,大脑会具备更加抽象和更加具体的思维能力,即更能理解抽象的思维和更容易分析具体的事实,不仅如此,教育还是引导学生领悟生活的艺术。在专业知识和文化之上还有一种特殊的知识,作者将其称为风格。众所周知,在艺术领域、文学领域甚至科学领域,都有着繁多的风格之分,我们可以轻易说出自己喜爱的绘画风格、音乐风格或写作风格。但对于怀特海而言,“风格”是一个更为严格的概念:首先,一个人对风格的鉴赏要基于他专业化的学习,一个业余画家或业余诗人并没有风格可言,因为“风格”是专家独享的特权,其次,因为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他们对风格的鉴赏和选择也不尽相同,个体的独特风格正是由其独特的生活所作出的选择,培养学生对风格的鉴赏,引导个体选择并形成自身风格是教育目的中的最高目的,这种鉴赏是包含着道德与审美的文化生活方式,这种选择是个体自我发展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风格,按其最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是最有用的东西。它无所不在。有风格的管理员讨厌浪费,有风格的工程师尽可能地节约原料,有风格的工匠更喜欢创造精美的作品。风格是人类精神世界最后的道德归宿。
有了风格,你可以避开细枝末节的东西,直达目标,而不会生出一些令人不快的插曲;有了风格,你可以达到你的本来目标,而不会是其他东西;有了风格,你可以预见你的行为效果;有了风格,你的力量得到提升,因为你的思想不会被一些不相干的事务所打扰,你就能更专心于你的目标。但,风格是专家的独享权。谁听说过业余画家风格?谁听说过业余诗人风格?风格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做为老师,就要终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学习,通过专业化学习,专业化训练,使自己成为有风格、有力量的教师。由此,才能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和人生目标,心无旁骛地引领学生,达到精神自由,追寻价值,自我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