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成不变的团队,哪怕是挺过生死的考验,也未必能耐得住市场的侵蚀。
曹锟团队也不例外。创业初期,大家面临着强大的外敌,这内部的分歧可以暂时放下,甭管你是一号,还是十号,大家脑子里想的首先是如何活下去。
可当这公司越做越大,成为市场中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时,团队成员已经有了各自的归属,你是总经理,我只是个部门总。也不见得你比我懂得多,凭啥我要听你的,想当初我入团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发呆呢,别惹我,逼急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万一走运,这家公司做成了一流品牌,这个时候企业战略的首要目标已经不仅仅要活下去,而且还要活得比别人好。因此团队领导者的认知就显得尤为突出,创业团队能不能及时转变身份适应市场的需求,管理层的权责设置如何体现个人价值,如何磨合各板块间不同利益主体的矛盾,在市场上是以消费者的眼光去看待变迁,还是以先知者的身份来审慎经营。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做出相应的选择。
可惜曹锟不是管理学毕业,他对大吴的爱也是有着明显的界限:你可以是万万人之上,但一定在我之下。换言之,曹锟是一个崇尚绝对权力型的管理者,而不像大段那样是集权威和魅力相结合。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有缝隙,当然也就有操作空间。
当大吴成为并肩王后,这直隶堂口的伤疤越加明显。曹锟作为堂口扛把子,就算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手下肯定聚集不少后援队。同样的,作为堂口第一战神,大吴凭借着手中西瓜刀的精彩发挥,那也是赢得诸多关注,粉丝团肯定不容忽视。
和现在的流量担当一样,当这两个人站在一起,难免会引起不同的声音。作为当事人,曹锟和大吴可以握握手表示理解。可粉丝和狗仔队不会轻易放手,两帮人掐起来倒是有可能。
时间一长,这药效就慢慢起作用了。
在曹锟看来,自己是老大,这是确定无疑的。大吴作为头马兼首席心腹,说白了,终究还是个手下,不要以为给了个并肩王,你就真的可以和我肩并肩了。很多时候,为了照顾大家,我可以包容你,忍让你,但这是有分寸的,你要懂得知恩图报,千万别踩线。
在大吴心里,三爷肯定是老大,只不过为什么老大只能设一个呢?没听过联合董事长吗?坦白讲,如果没有自己这把西瓜刀,直隶总督可能就是你三爷的终点站,这后面也就没你什么事了。正是因为有了自己,你才有这光彩照人的时刻,怎么说呢?我欠你的,连本带息都还了;你欠我的,这一个并肩王好像诚意不够啊。
资历是一种绝对的无形资产,在很多的场合,它都有着难以替代的价值。前辈这个词,除了最基本的尊重,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价值体现,给人一种强烈的压迫感。你无视资历,藐视前辈,这后果很严重,圈子里没法混。
围绕着罗文干是否贪腐而展开的一场明争暗斗已经超越了案件本身的意义。不管罗有没有涉贪,作为推荐人的大吴肯定要打包票,你小黎子嘚瑟个啥,我的人都敢抓,还有没有王法,还有没有天理。赶紧放人,难不成还让我亲自动手。
黎叔一摊手,没办法啊,三爷手谕在此,说他嫌疑最大,要求三法司会审,不得假释。你要放人,他要抓人,我到底该听谁的,你们俩商量好了回个信,我再走下一步棋。
其实曹锟对于罗文干是否涉贪也没什么证据,他之所以这样做,也就是要敲打一下大吴,顺便告诉大伙自己才是最大的那个王,大吴再怎么大,也就是个小王而已。
大吴何其聪明,一看这阵势,四下里都是要讨伐自己的声音,他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三爷这信徒不少,自己真要是硬抗,估计也捞不到什么好,反倒让误解更加难解。不就是一封检讨书嘛,大丈夫能屈能伸,古有韩信能忍胯下之辱,这一封检讨又算个什么,我写,我低声下气的写。
虽说如此,大吴心里还是忍不住的流泪。自己也算是忠心耿耿,没想到曹三爷这耳朵根子这么软,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以为真,说得好听了,是别人蛊惑,其实,还不是你打心里不信任自己嘛。
收到大吴的检讨书,曹锟很满意,连忙给黎叔发信息,要他适可而止,给大吴一点薄面。
黎叔这个气呀,我是收到举报信依法办事。你们两兔崽子掐架,关我屁事,这说的好像是我吃饱撑的没事找事。你曹锟可真会做人,打人一巴掌给一个枣,还稀里糊涂的说是替我出手。我上哪说理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