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知录
【书评】《青铜葵花》中的“美”感

【书评】《青铜葵花》中的“美”感

作者: 雪凌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10:09 被阅读0次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老师纯美小说系列中的一本,这些小说的共同点是:以生活为素材,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宛如一股温暖清澈的春水,将湿润和纯净着每一个读者的眼睛、心灵,牵引着我们对生命中真善美的永恒追寻。

我刚读完这本小说,我认为这本书当中的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美和意象的美

曹老师的小说总是给人一种美感,尽管写的主题是少年成长,但是他没有卓逸群描写苦难,而是去建构现实生活的诗情画意,在他的笔下,山川河流天空,月亮芦苇荷塘写的是景物,也是一项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

比如开头一段:

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向清澈的流水一样哗啦啦漫泻于天空。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

这里描写的阳光是流动的,是有声音的,营造的是一种纯净清朗的气氛。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这一段描写将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我们产生共情效应,仿佛自己就是苍茫天地间的那个叫葵花的小姑娘。我们再来看看曹老师笔下的芦苇荡和大河:

起风了,芦苇荡好像忽然变成了战场,成千上万的武士挥舞着绿色的长剑,在天空下有板有眼的劈杀起来,四下里发出沙拉沙拉的声音。
大河,一条不见头尾的大河。流水不知从哪里流过来,也不知流向哪里去。昼夜流淌,水清得发蓝。两岸都是芦苇,他们护送着流水,由西向东,一路流去。流水的哗哗声与芦苇的沙沙声,仿佛是情意绵绵的絮语。流水在芦苇间流动着,一副耳鬓厮磨的样子。但最终还是流走了——前面的流走了,后面的又流来了,没完没了。芦苇被流水摇动着,颤抖的叶子,仿佛被水调皮的胳肢了。天天、月月、年年,水与芦苇就这样互不厌烦的嬉闹着。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种空旷寂寥的意象,衬托的是葵花的孤单和胆怯。

曹老师认为,美的力量不亚于知识和思想。所以他的写作风格一直以为唯美著称,他十分注重修辞炼句,在词藻上注重精雕细琢,也注重形式上的和谐与对称,在结构上达到一种匀称感。比如描写阳光时会有层次的变化:

太阳像一只金色的轮子,阳光哗啦哗啦现象,葵花田那葵花顿时变得金光灿烂,天上有轮大太阳,地上有无数的小太阳?一圈飘动着花瓣的小太阳,这大太阳与小太阳一俯一仰,岁数无声,但却是情深意长,葵花一副天真,一副志气又是一副固执,忠贞不二的样子。
中午时,太阳金光万道。葵花进入一天里的鼎盛状态,只见一只只花盘,迎着阳光在向上挣扎,那一根根长茎似乎变得更长。团团的火烧在蓝天之下,四周是白色的芦花,那一团团火,烧在蓝天之下。四周是白色的芦花,那一团团火就被衬得越发的生机勃勃。

这里的葵花田是有声音、有颜色、有动作、有情感的,展示了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当父子俩割完草等待回家时,阳光又有了变化:

太阳在一寸一寸地沉入河水。西边的天空是一片玫瑰红色,觅食归来的鸟,正在霞光里飞翔,优美的影子,仿佛是用剪子剪出的剪纸
朝船缓缓驶过大麦地村前的大河时,草山高出了河岸。一船茅草简直就像一船金子。华贵的亮光,映得岸上观望的人,脸也成了金色。

这时阳光对环境的营造达到高潮,辛苦后的收获也让人们的喜悦达到高潮,这种喜悦通过阳光营造出来,美在阳光里一点点扩散。在这里,茅草衬托的不只是它本身的价值,更有人们在经历苦难后闪着光芒的心灵。

                二.精神的美

曹老师对象征手法情有独钟,他巧妙地运用在《青铜葵花》的描写当中,借用象征来拓展作品内涵。表达了作者对苦难,对生命的哲理思考,使小说意蕴更丰富,更深邃。

读完小说,我们知道青铜葵花不仅仅是书中两个主人公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那么青铜葵花在这里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按理说,青铜是金属,冰冷、坚硬,对我们来说,青铜也是古老的、神秘的,曹老师在文中赋予了他一种神秘的属性——应对苦难的创造力。

面对生活中接二连三的问题,许多人可能早就束手无策了,可青铜呢,用意想不到的方法,一一化解。残疾和贫穷并不能让他低头,反而培养了他敢于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曹老师也借助青桐身上的神秘创造力,将作品提升到一定高度。如果说青铜身上有一种坚韧向上的品质,那么葵花就透着一种令人向往的温柔。她就像父亲给她取的名字一样,积极乐观、人性向阳,就像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阳;又如墙缝里生长的花儿,在逆境中蓬勃向上,顽强生长,生生不息。即便命运无常,我们从葵花身上仍然能看见,那颗超越了苦难、澄澈透明的心。

曹老师笔下的大麦地,有着一种面对苦难的独特气质,在这里,人们有着面对苦难的优雅风度,人们对苦难似乎没有恐惧,反而将生活过成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惬意。曹老师告诉我们,表现苦难,未必要刀刀刺骨。青铜和葵花将苦难的生活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纱衣,这就超越了苦难,也超越了生活。

所以书中不是简单把青铜和葵花两个名字凑在一起,他是别有深意的。书中有一个细节,那就是葵花的父亲做了一个雕塑,这是一座城市的地标性雕塑,青铜葵花,其实代表了一个区域的精神,或者说整本书的精神,它象征了一种人们在苦难面前所呈现的精神面貌以及态度。

在大饥荒中,大麦地村的村长告诉村民:“要把腰杆挺直了,挺成一棵树!”

青铜的奶奶,哪怕拄着拐,也要清晨去河边用清水洗脸,满头银发被她梳得一丝不乱,青铜一家,哪怕穿的都是补丁衣裳,也穿得干净,齐整。这种面对苦难的气定神闲,从容不迫的从容气魄正是曹老师所推崇的优雅风度,让人们不管在多大的苦难面前,始终保持做人的尊严和美丽。

正如这本书扉页上内容提要里面所说的: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青铜葵花》真的是一本处处散发着“美”感的书。

相关文章

  • 【书评】《青铜葵花》中的“美”感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老师纯美小说系列中的一本,这些小说的共同点是:以生活为素材,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

  • 《青铜葵花》书评

    《青铜葵花》书评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不仅仅局限于儿...

  • 青铜葵花书评

    “青铜又大叫了一声:‘葵——花!’当时阳光倾盆,一望无际的葵花田里,成千上万株葵花,花盘又大又圆,正齐刷刷地朝...

  • 读书笔记

    《青铜葵花》讲了男孩儿青铜和女孩儿葵花的故事。 《青铜葵花》中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葵花的父亲想着很对不起女儿...

  • 《青铜葵花》读后感

    《青铜葵花》读后感 初一(3)班 熊可 青铜,是一...

  • 《青铜葵花》读后感

    最近,我又重读了一遍《青铜葵花》这本书,这本书是曹文轩写的纯美小说系列中的一本。 书中主人公葵花和青铜的故事让人感...

  • 《青铜葵花》随笔

    刚看完了《青铜葵花》,我是在看完《寒夜》以后看的《青铜葵花》。经历了《寒夜》似的终极绝望,《青铜葵花》的结尾...

  • 《青铜葵花》后感

    许久没有看过这样恬静优美的文字,刚开始都有点蒙!总觉得曹文轩是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应该作品都是为儿童写的,所以总是...

  • 从朋友到亲人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中的一个作品,书主的两个主角:青铜、葵花。葵花本是一个城市里来的小姑娘,却...

  • 读《青铜葵花》有感

    这是青铜和葵花的故事,这是男孩和女孩在苦难中感动大家的故事 为了让葵花上学过青铜,放弃了自己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青铜葵花》中的“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om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