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流的研究是一系列的,主要成果由《人民的选择》、《人际(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这“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构成。这些研究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过程,期间存在着众多的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
“传播流”研究首先由拉扎斯菲尔德参与的分别名为“伊里县调查”和“迪凯特研究”两项研究开始的。在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等人在关于总统竞选的调查中,运用固定样本连续调查的方法,发现大众传播作用下只有8%的人改变了投票意向。从而提出“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选择性接触”假说、“意见领袖”和“两级传播”假说。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指的是人们接触传媒宣传前已有的政治态度,可由IPP指数(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宗教信仰)的分析得出。、
2、“选择性接触假说”,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
3、“意见领袖”(舆论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意见、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人。“两级传播”则指的是媒介讯息并不直接流向受众,而是需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介环节。
随后在1943年的“迪凯特研究”中,通过对700多名家庭主妇的调查,正式提出两级传播理论,提出了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主要“中介因素”:
1、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回避倾向影响传播效果
2、媒介本身的特性:渠道影响效果
3、讯息内容:表达技巧产生不同心理反应
4、受众性质:受众的既有立场倾向,社会关系,尤其意见领袖的态度
后来的传播学者提出了质疑,最为人注目的是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他在对美国传播学发展历史作回顾性总结时指出:"由拉扎斯菲尔德所进行的早期大众传播研究导致了最小效果的结论,这个结论引起了可供替代的研究途径的探讨。"他认为拉扎斯菲尔德忽略了大众媒体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问题,并引述美国传播学者麦克姆斯"议程设置"的观点作为这一理论重要的修正。由此,罗杰斯对"两级传播"理论作了修正,他把"传播流"区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认为信息的传播可以是一级的,而影响的传播则必须是多级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级传播"模式(也叫"N级传播"模式)。
传播流研究的结论,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正因为“传播流”研究的焦点集中于揭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人们把它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
在新媒体环境下,在网络传播中,“意见领袖”受到网络传播交互性的冲击,“意见”的多元化、交流的平等性,使“意见领袖”被模糊、被消解、被选择。人们既可以是信息接收者,也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用户可以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行信息发布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在网络上的交流时平等的。
信息流的理论应用主要在于舆论引导和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主要的方法是控制信息流、引导影响流、消除噪音流。具体来说,控制信息流就是要对信息进行查疑和补缺,对事实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确认,对没有显示的有关事件发展的环节和细节进行添加。引导影响流则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1)加强权威意见。(2)对争议意见组织评论。(3)对错误意见予以删除。(4)培养意见领袖。最后,消除噪音要遵从“公开”原则,所谓“谣言止于公开”。从消除噪音的内容建设方面看,噪音在信息结构上包括“事实”和“意见”二维,因而“用事实说话”和“用评论说话”成为消除噪音的内容体系。用事实说话,可以填充噪音的未知领域,挤压噪音的杜撰余地。用评论说话,可以击破噪音发布者的主观破坏和不轨图谋。
传播流研究不足主要在于
(1)它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转变而不是态度的加强。
(2)它只考虑传播流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3)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
(4)传播流研究范围比较局限,主要集中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而 忽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体制方面的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5)传播流研究主要从传播者的角度考虑传播效果,而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