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周三语文教研课,有幸听了董老师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研课一般都是按五步教学法来上。
很遗憾自己迟到了两分钟,没有听到导入部分,但是我想董老师作为心理咨询师,讲课通俗易懂,又具有启发性,她涉及的课题导入应该是接近生活实际的吧?
我在心里更渴望听一听她每一节关于平常日常的上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心理描写,理解人物心理变化和心理成长过程。
3、感悟文章蕴含的生活哲理,正视并积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二、检测预习,找学生读生字,词再齐读。
三、出示自学提示一,自由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提示学生根据记叙文要素概括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2、按照故事发展顺序划分段落,并列出简明扼要的提纲。
先找同学来说,然后归纳。
课文讲述了我童年的一次冒险和在父亲帮助下走下悬崖的脱险经历,从中悟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去解决,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出示自学指导二
1.从第一部分中,我们可以得知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孩子们的回答:胆小,懦弱,乖。为下文爬悬崖埋下伏笔。
2.读第一部分,画出描写我的心理状态的词句,这些词语描写我当时的一种什么心理状态?
“我”的心理状态是恐惧。
词语:阵阵晕眩、天旋地转、神情恍惚。
句子:我听见有人在哭泣呻吟,我想知道那是谁,最后才意识到那就是我。
我趴在岩石上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我麻木。
3.读第2部分,说说“我”的脱险过程。
四、合作探究
1.概括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
最初:毫无信心(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
继而:信心萌发(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随后:信心大增(再一次,我做到了)
最后:巨大的成就感(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
2.说说你心中作者父亲的形象
“父亲是一个很有教育方法的人”
“普通的父亲可能会把孩子抱下来,可是这位父亲教给孩子方法,让孩子自己去尝试”
3.说说你从作者的人生感悟中想到了什么?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
“遇到困难求助其他好学生”
“遇到困难,心不能慌”
董老师讲解,在心理学中这种方法叫目标拆解法,把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并逐步完成。
五、布置作业。
让同学们把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写一篇周记。
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故事情节曲折,又富有哲理意义。
董老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充分利用文本挖掘教材,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复述故事,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顺利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时间有限,没有当堂训练和抽查清环节,我觉得这些本来也就是条条框框,还要实际课堂为准。
班里的大部分学生也平时训练有素,响应积极。
当有个同学说“这个爸爸完全可以把孩子抱下来”,我觉得心里猛地一吃惊,孩子居然能想到这一点,真是挖掘的很有深度。
这篇文章从写作特色上来说:
伏笔照应,结构严谨。
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其险的程度,是伏笔。
文中多次提到我体弱是伏笔。
杰里冲我喊,“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是伏笔。
杰里,对我的担心也是伏笔。
这些必要而周密的伏笔,行文中都进行了一一照应,因悬崖险才出现险情,因我体弱,才遇险,因我胆小,才爬到中途,上不去也下不来,因杰里担心我的安全,才把我父亲领来。结构上,开头和结尾也相互照应,这样前面埋下伏笔后面进行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语言平实,精炼传神。
本文语言平实却精炼传神,极具表现力。如伙伴们叫我去爬悬崖的时候,“我犹豫了”,这恰当的表现了,我当时想和伙伴们一起去爬悬崖,但是又因为妈妈的警告而犹豫的心理,平实口语化的语言,也符合故事主人公的年龄特征。
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
比如,文中描写我伏在岩石上时的心理活动,:先是感到阵阵晕眩,“一股无名的力量,好像正在逼迫我掉下去”。
站在高处往下看,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觉,身体会不由自主的往前倾,这种感觉符合很多人的认知,很真实。接下来的心理描写,写出了我进退两难的艰难境地,也写出了我在长久的恐惧和疲劳中,神情逐渐麻木的境况,甚至自己哭了都不知道,大脑停止了思考。
另外,我觉得,无论是从孩子的成长,还有父母的教育上,都有极其深刻的启示意义,尤其作为家长的角度:
如果是照那位妈妈的培养方式:
我犹豫了,我渴望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心中,——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看来这位母亲教育孩子是“不要冒险”。
那她教育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犹豫,怯懦,胆小,“乖”。
而爸爸又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
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不过树林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然后我听到了杰里和爸爸的喊声,爸爸,!但是他能做什么?他是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不上来,即使他爬上来了,又能怎样?
爸爸远远的站在悬崖脚下,这样才能看见我,他用手电筒照着我,然后喊到:“现在下来。”他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到:“要吃晚饭了。”
“我不行,我会掉下去的,我会摔死的!”我大哭着说。 “你能爬上去,你就能下来,我会给你照亮。”
“不,我不行,太远了,太困难了,我做不到!我怒吼着!” “听我说,”爸爸继续说,“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看着手电光指的地方,看到那块石头没有?”光柱游走,指着眼底下面的一块突出的石头。“看到了吗?”他大声问道。
“好的,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他就在你下面一点,你能做到,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相信我”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翼翼的感觉着岩石,然后找到了。“很好。”“现在往右下边一点儿,那儿有另外一个落脚点就几英寸远,移动你的右脚慢慢的往下,这就是你要做的只想着接下来的这一步,不要想别的,”我照做了。
“好了,现在松开左手,然后抓住后面的小树干,就在边上,看我手电照的地方,这就是你要做的”再一次,我做到了。
就这样一次一步,一次换一个地方落脚,按照他说的往下爬,爸爸强调,每次我只需要做一个简单的动作,从来不让我有机会停下来思考,下面的路还很长,他一直在告诉我接下来的要做的事情我能做。
文中,爸爸的教育方法让我想到了教育学中的小步子教学原则。
小步子原则(short-step principle)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编写程序化教材的主要原则。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分解为具有逻辑联系的许多“小步子”。由完成一系列“小步子”达到实现终极目标。“小步子”的目的在于控制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及时作出反馈,以降低错误率。
爸爸的做法,把大的困难分解成一个一个小的目标,而且给予积极的反馈,“这是你能做到的”,增强孩子的信心。
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可以多运用这种方法来增强孩子们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
更要注意在生活中,不要自己认为孩子做错了,就马上去批评孩子,而是要鼓励孩子勇敢的尝试,即便真的做错了,也能让他有勇气从错误中走出来。
在成年人的高度但是又不趾高气昂的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方法,及时的给予评价反馈,鼓励并且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