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碎片化时代,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和公众号文章让人们应接不暇,进而也衍生了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本义是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学习,但很多人只剩下了碎片化学习,长此以往知识是碎的思维也是碎的,不利于形成高阶思维。
我们的教学也面临着碎片化问题,更多体现在课堂的碎问和学生的碎学。满堂问的课堂学生必然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这也是很多老师很容易陷入的一个误区,以后一节课老师一直问,学生都能回答上来,并且其中不乏一些精彩发言,整节课堂显得充实而热闹,也就容易给听课者一种错觉,学生似乎也沉浸在这样的课堂当中,但这样的课堂学生是真正学到知识了吗?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课提出太多问题,内容确定性就弱了,由此可推知教师不知道要教什么和在教什么。
个人觉得这里也有教师的一种习惯使然,有时上课想要突破一个知识点,抛出一个问题学生无法回答,于是教师很有可能还有一连串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将牵引,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为止。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有些碎问是在课堂上生成的,这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课堂把控的灵活性不够,而陷于碎问的老师往往不自知。
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读这本书,总能从中反思到自己曾经遇到的问题和曾经教学上一些错误的做法。
任职第一年,迎来了第一次公开课,当时对公开课的理解就是把一节完整上下来。当时的我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只知道去模仿学习大师的课堂,当时也不懂什么叫逐字稿,教学实录,愣是自己看视频讲上课老师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下来,然后再做课件,进行访课。可奇怪的是,明明我模仿的是大师的课,而且环节也是如出一辙,可是上完课后自己感觉却非常糟糕,当时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后来请教一位老师才知道,我的环节看似和名师的一样,可是名师用一个问题贯彻课堂,我却满堂问,满堂讲,而且话非常的碎,生怕学生答不出我想要的答案,于是整节课我几乎都在问,自己牵引得累,学生学得也辛苦。我在不知不觉中也犯了碎问的毛病。
后来听公开课,经常听同行评课有提到这个问题,课堂老师问的太多,说得太多,知识点太碎,根本没有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到时什么才是一节课的主线呢?其实就像串珠一样,课堂会有很多零零散散的知识珠粒,但老师要将知识串联起来,有效地串起一条知识之链。知识是有整体性的,只有自具整体性,自赋整体感的知识才有灵魂。
其实有主线串联的课堂是非常清晰的课堂,印象中张祖庆老师上过一节课《穷人》,整节课张老师提出一个大问题吗?穷人穷吗?穷在哪里?然后学生进入文本分析去探究穷人穷在哪里,围绕这个主问题学生积极去思考,积极去思辨,最后老师和同学们总结出穷人不穷,因为他们有极其善良的心灵。不止张老师的课,听过很多节课都是这样,只有一节课思路清晰,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收获匪浅。
教师应该巧设框架性问题,一般着眼于教材文本之大处,但亦无妨细处落笔,一些细节之处往往有悠远的思想景深。这也需要教师要有必要的学科素养和通盘架构课堂的能力,要踩准重点、难点和核心部位,不然就只能在文本中兜圈子。
我们都要下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教学中能以点拎线,以线牵面,以面立体。当我们真正能俯瞰文本、课堂教学乃至全局,我们才能有较大的行动格局。所以一节课的背后需要老师花费大量的心思和精力,而现在这样以简驭繁、举重若轻的高手不多,但可以作为我们一个目标,不至于一直在碎问中徘徊。
碎问不仅让老师一直陷于教学泥潭中,也会将学生带进误区。学生会处于浮光掠影、蜻蜓点水的肤浅认知状态中,或者会被他人主宰,在繁杂错乱的思维胡同里打转,是不会真正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思想风景和精神印记的。
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少一些碎问,多一些真问有效地问,让使教与学关系融洽,促成真学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