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这道题什么意思?”
当孩子稚嫩的声音,打断您刷朋友圈时,您是放下手机,耐心为孩子讲解呢?还是依然握紧手机,不耐烦地挥手,让他们自己想呢?我猜更多人会选择后者。
“臭小子,还在玩手机!还不去做作业!!!”
当您暴跳如雷的声音,中止了孩子刷抖音时,孩子是放下手机,乖乖做作业呢?还是不愿罢手,依旧我行我素呢?或者他们放下了手机,可心里仍牵挂着刚刚的刷屏内容,甚至没有心思做作业,只能在心里一遍遍祈祷:我要快点长大,脱离爸妈的“魔爪”!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比孩子自制力强的家长,我们都不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强迫孩子必须做到呢?当他希望我们的视线从手机屏幕上离开时,我们以大人的威严拒绝了。当我们希望他们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时,我们用大人的的威严震慑了。可长期在这样的“压迫”下,他们的心灵是否会蒙上灰层?
“今天又白上了一节课,这些家伙的心思不知到哪里去了?”
办公室里,我们又开始在吐槽了,总是不满意学生接收不到我们准备的满满干货,要么静静地看着我们开始“表演”;要么时不时扭动身子,让椅子发出持续不断的“吱吱”声;要么悄悄在书本上,给插图里的人物加小胡须·····
“这漫长的教师例会是么时候结束呀?”
会议室里,我们悄悄把手伸进抽屉,拿出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划拉着,无奈的吐槽着。看着周围的同事,或在旁边窃窃私语,或把会议记录移到一边,干脆练起了书法,打发这漫长无聊的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一周一次的教师例会,我们都觉得忍无可忍,那为什么能要求孩子一定要全程专心听我们讲课呢?我们厌恶会议里枯燥的条条框框,那孩子在上课走神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更大的原因是,我们的课堂不够有趣吧。
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时,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若能将心比心,把他当成一个独立成熟的人,站在孩子的角度,认可他们的内心需要,这才是我们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的机会。只有做到俯下身子,将心比心,孩子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