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山石皴法之鬼脸皴 骷髅皴

山石皴法之鬼脸皴 骷髅皴

作者: 书画联盟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08:01 被阅读0次

鬼脸皴多用于表现北方溶蚀性岩石复杂多变,斑驳陆离的地貌特征,五代荆浩始用此法。由于鬼脸皴变现的是特定的山川地貌,所以古来少见画家用之,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清代的袁江、袁耀,当代黄秋园,陆俨少等。

鬼脸皴

画鬼脸皴时,中锋攀缘曲折走出螺旋形的皴形,皴擦点染并用,干笔塑造主体皴法,湿笔染出层次,用笔要有浓淡,表现出岩石的特征。

秋涉图 清代 袁江

秋涉图(局部)

图绘群山延绵,山石墨色浓重,似礁石垒起,又似鬼面狰狞,云雾萦绕山中;右侧山边数座房屋靠崖而建,左侧瀑布奔流而下;山脚树木葱郁,红叶满枝;山路崎岖,行人挑担绕山行走,河中行旅队骑驴、担担涉水而行,忙碌中有条不紊。

蓬莱仙境图 清代 袁耀

蓬莱仙境图(局部)

蓬莱仙境图(局部)

袁氏父子(叔侄)画蓬莱仙境的作品很多,以本幅袁耀所作最为壮观。图中山形脉络皆有动势,突兀怪异;以鬼面皴法画出的山石奇形怪状,层次丰富。华丽严整的宫殿与雄伟而富有动感的山水巧妙地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画面中动与静、整齐与活泼的鲜明对比,气势博大。

李白登太白峰诗意图 当代 陆俨少

李白登太白峰诗意图(局部)

此图气势磅礴,山石运用鬼面皴,又有新意。

骷髅皴适于表现江南园林中的假山石,在王蒙及明代的沈周、文徵明的画中偶见空窍玲珑如骷髅的山石。其后的文人画中时常可见骷髅皴的穿插运用,其实在花鸟画中更为常见。清代的袁江、袁耀、当代的黄秋园时常用之。

画骷髅皴时,运笔转腕幅度要大,极尽夸张, 机变百出,千仓百孔,几乎没定法可寻,随意挥洒。有人认为:画骷髅时应画出“恶形丑怪”为佳,正如古人所揭的石之五德“丑、 漏、绉、透、瘦”,窟髅皴适合表现石灰岩地形或海滨的奇石或太湖石等。

祥龙石图 宋代 赵佶

卷首画有一块立状太湖石,石顶端生有异草几株。太湖石宛如一条上下翻滚的蛟龙,其形貌占据了奇石必备的五个审美条件:瘦、漏、皱、透、丑。细看石上,有楷书“祥龙”二字。宋徽宗将此类奇石异草的出现,视为大宋国运之祥兆。

陈枚画石

蓝瑛画石

相关文章

  • 什么是披麻皴

    什么是披麻皴 什么是披麻皴?披麻皴是以一种弧线对山石纹理进行的一种皴法,如同披在山上的麻,这种皴法叫披麻皴。 披麻...

  • 元代『溪亭秋色』

    纸本,墨笔,61.4×26cm。 溪山水阁、草木丰茂,溪水潺湲。画家以侧锋勾皴山石,用笔疏率苍简,山石皴法似卷云皴...

  • 什么是马牙皴

    什么是马牙皴? 什么是马牙皴?马牙皴是指一种似马牙形长方笔迹的勾皴法。马牙皴主要描绘的是方硬凹凸不平的山石,它表现...

  • 国画山水系列—树叶的画法山花红紫树高低

    山水的皴法学了主要的八种:披麻皴、荷叶皴、折带皴、斧劈皴、卷云皴、解索皴、雨点皴和米点皴,我个人喜欢用披麻...

  • 浅说山水画技法的皴法

    浅说山水画技法的皴法(二) 雨点皴 雨点皴亦叫豆瓣披,中锋竖向用笔,形成短促的笔触,浓淡相间,表示山石的阴面,有时...

  • 什么是米点皴

    什么是米点皴 米点皴是横点皴法的一种,它是以米点的形象和笔触表现的一种皴法。 米点皴分为大米点皴和小 米点皴两种。...

  • 什么是荷叶皴

    什么是荷叶皴? 什么是荷叶皴?荷叶皴是形容皴法线条如同荷叶的脉络一样的皴法。 荷叶皴的画法是一种长顿挫,干湿线的勾...

  • 219*山水国画技法折带皴

    折带皴又称侧纵。中国山水画技法中皴法的一种,是一种表现方折山石的皴法。元代倪瓒融合各家皴法以写太湖山石创用之。画法...

  • 山水画石头的画法

    画山石,先勾勒出石头的轮廓,然后在石头轮廓内,用皴(拼音cun)法(皴法也是中国画技法的术语名词)皴的方法也可以用...

  • 《太矛峰图》

    此次临习的是王蒙的《太矛峰图》,主要是学习他的解索皴。 解索皴是线皴中的重要皴法,此皴法多曲多弯多转锋,如干燥的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石皴法之鬼脸皴 骷髅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uvn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