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心语
沉静、耐心、不燥、不随是盘俐敏的长处,她对时尚的观念、创新等风气不甚在意,而更重视相对恒定的生存本质和艺术语言的文化本色,民族情怀和现实气息的交融。
盘俐敏老师简历
盘俐敏 ,字古芝,瑶族,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先后师承我国著名画家汤漾、王赞、柒万里、杜滋龄等先生。曾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修。原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杜滋龄工作室助教,现为广西书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985工程”建设民族文化创新项目参与者、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北京国画家协会副会长,广西美协理事,广西新岭南书画院副院长。
作品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学会,李苦禅艺术馆,广西博物馆等;专业刊物《国画家》、《画刊》、《美术观察》、《美术报》等有大量作品发表。
作品主要参加下列展览:
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5年.参加“墨浓情深”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005年.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5、2006年.参加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法制宣传书画展(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006年.《太湖情》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年.《长江颂》全国中国画作品提名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年.李苦禅艺术馆开馆暨全国中国画提名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6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8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
2008年.参加“笔墨神韵”中国当代杰出青年书画家作品展(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年.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精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家协会);
2010年.世纪丰碑——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全国著名国画家作品展(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2011年.复兴之光——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特邀国画家作品展(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2011年.红船颂——记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中国美协艺委会、中国长城书画院);
2011年.海峡两岸中国画名家学术作品展(中国美协艺委会,中国长城书画院);
2012年.中国首届少数民族美术创作展,获优秀奖(黄胄美术基金会,炎黄艺术馆,中央民族大学);
2012年.首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中国画学会);
2012年12月15日.在北京798艺术区泛空间画廊举办“瑶乡风韵”——盘俐敏水墨作品展(广西书画院、广西民族书画院);
2013年.走进李氏故里——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甘肃省美协、甘肃画院)
2013年.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韩国国会、中国书画杂志社);
2013年.海岳风华——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邀请展(中国收藏家协会、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入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写生作品集》、《当代中国画精品选》。
2013年元月18号.在山东莱芜美术馆举办“瑶乡风韵”——盘俐敏、陈洪丽贞水墨作品展(莱芜市文联、莱芜市美协);
2013年9月5日.在北京艺术公社画廊举办“瑶乡风韵”——盘俐敏水墨作品展(广西书画院、广西民族书画院);
2013年9月15日.在北京吴东魁美术馆举办“瑶乡风韵”——盘俐敏水墨作品展(《中国书画》杂志社、北京中艺文化投资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9日.在北京邕江湾美术馆举办“瑶乡风韵”——盘俐敏水墨作品展(北京中联国益国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广西中大股份有限公司);
好茶醉人
仲舍
现在有些画,为求夺目,语言锋芒显露,趋于极端。盘俐敏的画第一感觉很中性,意韵兼有南方的灵秀与北方的浑朴,语言兼有男性的粗犷、女性的敏感,透着一种神闲气定的从容和不偏不倚的大度。及至了解她的艺术阅历,则一切昭然。上海、杭州、北京三处人脉汇聚、高手云集之地,她都以学习的名义认真待过。身为体制中人,南北游学,实属不易。这当然是一种态度,对生活的也是对艺术的。辗转磨砺的结果是形成了沉稳含蓄,不温不火,初看平和,细审耐品的创作风格。这种对不同理念、样式的兼容吸收更与她内在的心性禀赋合而为一,应该算是渐入佳境了。
对盘俐敏的画做理性的文化解析,会牵涉到一个悠久的理念,就是“中庸”。“中庸”思想渗透、影响着她审美追求的走向,并作用于题材选择、图式构成、语言实验等技术层面的操作。她小心规避着两种样式:一是崇尚凝重粗犷,极力强化视觉张力,追求横冲直撞的视觉冲击;一是精心操控微妙变化,玩味轻柔虚灵的缥缈韵致。在这二极的中间地带,她找到了适合自己耕耘的一片乐土,以纯正的传统文化精神滋养创作的果实。
盘俐敏的作品大概可归为二类,现实生活题材和传统文人小品。两类作品语言差异明显,几乎不似一人所为。其实,文人小品只是寄托她对传统笔墨语式的留恋及人生散淡情怀的吟咏,而心智的主力都投放在现实生活题材中,以此述说对生命和艺术的体悟与追求,她的现实生活作品较少表现大事件和激烈场面,她所倾心的是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有,如水分与空气般荡漾的生命气息。
如《吉祥里湖》系列,没有什么生活情节,只有人,只有恬静的表情、自然的状态和若有若无的心境,但却洋溢着一股隐约的泥土芬芳、淡淡的米酒酵香合成的耐人寻味,淡然悠长的意蕴。分明存在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正是她作品的个性品格和气质。这种含蓄而不张扬,温和而不极端的意识,同样体现于她对形式语言的把握,抑或说语言的品质形成了作品的风格。
盘俐敏对造形很重视,大形尚简,以强化整体感,外轮廓内的细节处理丰富有序,细心推敲而不露雕琢。面部尤其简练传神,着墨不多,却能抓住平静中内在的生动,反映了她对造形本质的理解和精致的控制能力。与之相谐的是她从容不迫的笔墨意识,她好像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先求品质后求不同。仍然以线入手,却故意隐藏线的主语身份,积点成线,强化复笔和墨色变化,以丰富线的层次和质感。又以线堆积块面,有意模糊点、线、面的视觉个性,笔墨迹象呈现浑然涵融的品质。
她知道单于点、线间突破前人非常困难,所以把变化的努力放在重构点、线、面的宾主秩序上,这是个聪明的切入点。虽然依稀可见他人的影子,但明晰的追求和切入点的确定,为她赢得了足够完善、升华笔墨品质的空间。
沉静、耐心、不燥、不随是盘俐敏的长处,她对时尚的观念、创新等风气不甚在意,而更重视相对恒定的生存本质和艺术语言的文化本色、民族情怀和现实气息的交融。看她的画,有点像品茶,两三遍后才出来味道,仔细品下去,会有微微醉意。
盘俐敏很少谈论艺术,所想所思皆以作品印证。她的画儿,就是她的话。别人的评价都只是对其作品文本个人化的读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