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了秦国必胜的理由和赵国必败的原因,那么赵国有没有胜利的机会呢?据我所知的,起码有两次。
第一,在争夺上党之初,赵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上党一战,虽然赵军败退,但是秦赵双方伤亡无异,退守长平的上党守军,加上赵国国内可以调集的赵军,顷刻间可以囤积数十万军队(随后廉颇挂帅长平,增兵至二十万人);反观秦军,在上党地区,只有王齕率领的十万兵马,而上党地区距离咸阳较远,援军一时赶不过去,在兵力上,赵国可以占据绝对优势。在地势上,长平一带,属于山地地区,本为天险,居高临下。 上党百姓主动投于赵国,心向赵国,赵军和在本土作战无异。此时,如果赵军主动出击,赵国得到胜算无疑是相当大的。但是,赵国上下都认为,秦国远离本土作战,必定不能久持,赵国自一开始制定的战略,就是要拖垮秦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于是两军进入相持阶段,只是所有人都没想到,会对峙三年。
第二,外交。如果说哪个国家最希望秦国败的话,那就是魏国和楚国了。鄢郢之战楚国被斩杀10万,伊阙之战魏韩被斩杀24万,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而这都是白起的手笔。
楚国一直想夺回故都鄢郢,而魏国也一直视秦国为大敌。赵国派出赵相虞卿出使魏、楚,而同时秦王以白起为使,出使魏、楚两国作为。赵国同时向秦国派出使臣郑朱,前往求和,秦王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军事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
楚国、魏国以为赵国已经议和,赵国错过了合纵的机会,彻底被孤立,也失去了最后的翻盘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