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看场电影
人为什么怕死?Ⅰ带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我不是药神》

人为什么怕死?Ⅰ带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我不是药神》

作者: 佟小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15:13 被阅读278次

    电影《我不是药神》刚上映四天,

    票房直线飙升,引来一众好评。

    人是具有求生欲望的动物的确不假,

    但貌似很少有人会具体考虑,

    人究竟为什么会怕死

    今天,我将从生物学角度帮你分析

    最近这部热片,以及告诉你

    人为什么怕死?

    (一)

    电影中多处情节和镜头展现了

    人们怕死和求生的欲望,

    比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一个老人握着警察的手说:

    警察同志,求你了,

    不要再追查这个印度药了。

    正版的药一瓶两万,

    我已经把房子吃没了,家人吃垮了。

    这个印度药一瓶500,

    药贩子根本就不赚钱。

    你把他抓紧去了,

    你让我们这些病人怎么办?

    (二)

    但在和你解释人为什么怕死之前,

    我要先来和你讲讲,人为什么会死?

    毕竟,在人类进化这数亿年的过程中,

    为什么没有把这些影响人类健康

    和寿命的基因给去除掉?

    (三)

    一句话来概括原因,那就是,

    大自然只对我们是否能繁殖后代

    进行了选择,

    而没有对我们是否能永生进行选择。

    什么意思呢?

    你知道,

    我们人的基因当中是含有致病基因的,

    这些致病基因,

    会在不同的年龄段开始表达、

    在人体上发挥作用。

    你可能认为,

    自然选择会慢慢把这些致病基因都淘汰掉。

    但事实是,

    只要这些致病基因只要不影响繁衍后代,

    那么自然选择就不会把这种基因淘汰。

    换句话讲,之所以“白血病基因”

    没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被淘汰掉,

    是因为,它不影响人们繁衍后代。

    (四)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举个例子。

    在数亿年前,

    有一个携带“白血病基因”的女性,

    假如这个“白血病基因”

    是在女性20岁的时候被激活并发挥作用,

    那么,

    这个女性会在20岁左右患病并可能死亡。

    恰好她在20岁之前没有生子,那么,

    这个“白血病基因”也就无法延续传递。

    但是,恰好,

    这个“白血病基因”会在五十岁被激活,

    又恰好她已经完成结婚生子,

    那么,这个基因,

    就会在这名女性繁衍的后代中继续保留。

    这也就解释了人类进化过程中,

    为什么有很多类似像白血病这种“坏”基因

    会在我们人类身体中保留下来。

    (六)

    但是呢,并没有纯粹的“坏”基因。

    基因的坏,

    主要是因为基因的多效性所导致的,

    所谓“多效性”,

    指的是一个基因同时拥有两种或多种效应。

    比如说,

    有一种促进男性雄性激素分泌的基因,

    它能让男性在青年期有更高的繁殖力,

    有更强的攻击性,

    从而在和其他男性的竞争中获胜,

    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是,雄性激素的增加,

    会在男性的老年期表现出有害的一面,

    它会使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增大。

    这也解释了,

    为什么女性的寿命普遍要比男性的寿命长。

    所以,男性的高繁殖能力和环境竞争能力

    是以年老时的早逝为代价换来的。

    这些代价随着时间的积累,

    导致我们的身体愈加衰老,

    所以,最后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死亡。

    (七)

    电影中有一处细节是,

    患白血病的吕受益手里老是拿着一个橘子,

    这个情节设计又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吕受益喜欢吃橘子才总是带着橘子么?

    现实不是这样的,

    扮演者王传君曾经解释过,

    当时他在医院体验的时候,

    遇见一个大叔每天都吃很多保健品,

    并且还定时吃橘子。

    因为大叔说,药补不如食补,

    只有在能吃的时候多吃一点,

    后期才能扛得住。

    这是一种强烈求生欲望的表现,

    但是因为电影中的吕受益是个穷逼,

    所以就改成了只吃橘子,

    但是表达的意义都是一样的,

    就是都想活命。

    (八)

    接下来,我将讲述今天的重点,

    人为什么会惧怕死亡呢?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

    叫“损失厌恶”。

    损失厌恶,

    指的是当你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

    我们认为损失更令我们难以忍受。

    损失100元的心理感受强度,

    不是等同于收获100元的心理感受强度,

    而是相当于收获250元时的心理感受强度。

    死亡对于我们每个个体而言,

    是100%的损失加上0%的收益。

    (八)

    换言之,假如一个30岁的男性,

    他过去赚了五十万,而现在他即将死亡,

    那么他的心理感受强度是相当于损失125万。

    想想,这谁能接受的了?

    (九)

    但是死亡也并非一文不值。

    影片中的患有白血病的“黄毛”,

    活不了多久的他无意间看到

    得知走私药消息的保安给警察提供线索时,

    选择不拖累别人,

    自己一个人把装药的车开走,

    希望自己可以顶替掉这一切罪名

    来换得更多人生命的延续。

    虽然是设计的剧情,

    但只能说,

    死亡,还是有它的价值

    恐惧管理理论提出,

    正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促使我们建立社会,

    创立文化观、世界观,

    从而改变世界,

    在文明中留下自己的一笔。

    (十)

    因为死亡,

    所以我们会更加珍惜当下,

    向死而生,

    让我们更努力生活而不是不碌碌而为。

    那么,我们能做的有什么呢?

    1.好好锻炼身体,早睡早起。

    身体不是等我们对他快消耗殆尽再去保护他,

    而是在我们年轻时就要好好照顾他。

    2.活在当下,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

    说实话,这的确很难。

    古语有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

    生活是一团那么复杂的项目,

    活在当下是确实是难。

    所以,我建议你每天记录一些

    Good and New

    不断给自己正念的提示。

    句式以第二人称开始,具体是这样的:

    “你看,……,多好呀”

    比如:

    “你看,(虽然)今天下雨了,可以宅在家里看电视了,多好呀!”

    “你看,(虽然今天天这么热)今天阳光多明媚啊,好好感受一下,多好呀”。

    “你看,这个月的存款不多,这是一个开始学习理财的好机会。”

    “你看,(最近人际关系有些紧张)还有好多人喜欢我,多好呀。”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

    我很认同的村上春树的一句话,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只有我们认识了死亡、接纳了死亡,我们才能向死而生。


    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

    1.百度文献:解密《我不是药神里的细节,吕受益手里为什么总是拿着一个橘子?》

    2.百度文献:《我不是药神》印度仿制格列宁为何便宜,面对现实程勇很无奈。

    3.得到:生命科学30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教学平台杨教授:支持一下,消灭零评论
        佟小月:@教学平台杨教授 我记得看过呢😉
        教学平台杨教授:@佟小月 不谢,都在简书上写作,应该相互帮助。有机会可以看看我的文章哦😄
        佟小月:@教学平台杨教授 谢谢,亲,流泪感谢啊😭

      本文标题:人为什么怕死?Ⅰ带你从生物学角度分析《我不是药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eo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