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想法
“让孩子赢在射精前”

“让孩子赢在射精前”

作者: 萦莹 | 来源:发表于2017-05-27 21:42 被阅读784次
    父母输了,孩子怎么赢?

    01

    昨天看到消息,北京某妈妈带5岁女儿去国贸玩,一个叫Lucy的小姑娘过来问她女儿叫什么,女儿回答说Eva,两人便开始愉快玩耍。当旁边另一个小男孩想加入她们,Lucy拉着Eva跑开了,原因是嫌弃小男孩儿没有英文名字。

    Eva的妈妈在旁目睹全程,内心充满窃喜和满足。虽然,让女儿跟会英语的小孩儿一起玩儿,代价是每学期2.5万元的学费。她再一次相信,英语已经成为区分孩子之间阶级的标准。让孩子通过英语与匹配的阶层交往,是对孩子的负责。

    另一对夫妇,5月初为3岁女儿严选了半年收费6万元的美式幼儿园,身为外企高管的丈夫着重考察硬件设备,妻子则全程用英文跟园方交流考察教育实力。后来某幼儿教育APP给予学费补贴,只用3万多即可入学。

    “降低学费就是降低了生源质量,我的小孩怎么能和他们的小孩在一起玩!”结果这对夫妇感觉自己受骗了,愤怒地说。

    他们认为,交得起6万学费的家庭,与交3万学费的家庭根本不在一个阶层,他把孩子送进这所幼儿园,本是希望其能够与家庭背景相似的孩子交往做朋友。

    哦天,这是阶级斗争升级,中产再次优雅撕逼的节奏啊。

    前段时间,成都几个小区,还在为争夺学区内最优质的小学,进行比收入、比职业、比出身的“中产阶级内部踩踏”。现在看来,我们这种连中产都遥遥不及的人,岂不是连生孩子都没资格?

    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一对中产父母更是登峰造极,为了让孩子入读“只收10名一月份出生学童”的名校,夫妻俩精准计算受孕时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孩子“赢在射精前”、“赢在子宫里”。

    02

    中产阶级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焦虑了?

    其实,焦虑是他们的习惯。以前为收入焦虑,为职位焦虑,为结婚焦虑,为房子、车子焦虑,有了孩子,不为孩子焦虑,那还像话吗?

    习惯了在竞争中不甘示弱的他们,从孩子出生开始,他们就精心挑选更好的学区房、更好的玩具、更好的早教班、更好的服饰、甚至更好的动画片、更好的旅游地……攀比早已不是自愿和不自愿的事,而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融入骨血的力量,他们自己都浑然不觉。

    他们深刻认为,我的收入比你高,我的生活比你优质,所以我的孩子必须比你优秀。让自己的孩子呈现出优越性,自己的阶级优越感才能秀得漂亮。中产阶级,那是社会精英好么,如果孩子弱成傻逼样,那不是说明了他有一对傻逼的父母么?中产父母们可丢不起这个脸。

    在中产阶级的生活里,竞争是最常见的词儿,他们深谙竞争的残酷,也知道如何抢占高地,时刻保持着战斗的状态,就是因为不想随随便便就败下阵来。暂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父母们,他们还想要“一代更比一代强”,苦口婆心劝诫孩子们,我们已经给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铺好了路,剩下的,你要更努力,最起码要比我们混得更好。

    在家族阶层上,他们坚信,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而那些暂时败下阵的父母,他们也会总结出血泪教训,用于教育孩子:你要懂得竞争的残酷,你不能输,你得赢!

    在我读大学本科时候,我们的教授,曾就孩子教育问题跟我们讲,别让孩子的童年留下拼命学习的阴影。

    越是自己有遗憾的父母,才越扼杀孩子的天性,逼迫孩子去实现他们没有完成的梦想。他们自己面对竞争时候无可奈何,却想让孩子去拼得头破血流,胜过他们不曾越过的藩篱。

    03

    中产阶级的焦虑,深深刺痛着孩子们的人生。

    以前,我们的童年是看漫画、动画片、跳皮筋、丢沙包、荡秋千,分享有限的玩具,现在,中产的孩子们是选着外教学英语、跟着歌手学乐器、玩着游戏学奥数,比拼高端的玩具。家长们一边花大价钱想要培养孩子们的素质,一边又搞阶级内部大比拼,诱导孩子进行攀比。

    有个中产妈妈曾经坦言,孩子学校里的父母们个个都身怀绝技,插画、陶艺、烹饪、舞蹈、烘焙等,都是家长在校园秀优越、示威的杀手锏,不能给学校带来价值和资源的父母都不好意思去开家长会。

    甚至于,家长群、朋友圈都成了中产父母们的装逼新阵地,谁家孩子去了高档酒店,吃了法式大餐,或者去了什么境外游,总是要拿出来晒一晒,装装逼的。

    有个妈妈好不容易带孩子去了趟日本,结果孩子刚坐到餐桌上就摆好了Pose,大喊,“妈妈,快拍照!”周围的人都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这位妈妈在尴尬中也自觉有几分悲哀。

    孩子们的快乐,正在被剥夺。孩子们的纯真,正在被涂抹。

    看似高端的素质教育,早已畸形丑陋不堪。当孩子们被物化,沦为中产父母攀比的工具,我们不该痛心么?

    中产父母们太想用成功者的心态,控制孩子们的人生。他们把监护人的引导权利,直接变革成了掌控。他们用资源、经验、金钱替孩子选择学校,选择朋友,选择娱乐,逼迫他们失去自我,而不是用自己的成熟替孩子发现他们的性格、天分和兴趣,引导他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样的孩子很难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又长期浸泡在阶级鄙视的链条中,思维上都会充斥着一个标准:谁有钱,谁有资源,我就跟谁玩。当他们长大,他们就永远活在比较和嫉妒当中,背负着再也推卸不掉的枷锁,继续着父辈们曾经的焦虑和压抑。

    04

    中产们的焦虑导致他们急功近利,不再重视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品格的教育。

    当自己的孩子因为阶层站队,过早学会了势利、自私和炫耀,这样所谓的素质教育,还能培养出高品格的人生吗?

    其实,我们的中产精英父母,比谁都清楚,人品才能在本质上区分人群。学习成绩也好,工作技能也罢,只要花时间,找对方法,无论是谁,最后都能学会。可是品格的塑造,那可就不是一个模子能够刻出来的了。

    可是,他们没有耐心去塑造,只好想办法在学习和生活资源上,碾压别人,获取即时的优越感。

    《伟大小孩养成术》里提到了很多培养成功小孩的方法,其中一位非常成功的妈妈被问道,如果只能采用一种方法,你会选择哪种?这位妈妈只说了三个字:让他输。

    中产父母们要是看到,估计早就炸毛了。他们以成年人的眼光,认定“输”就等同于失败,只有“赢”才是成功。却忘了,身处中年的自己,确实是经不起任何风浪,输不起,跌宕不起了,没有资本再敌挡扑面而来的挫败。

    可是,孩子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如此新鲜,他们是最有资本去试错的。“输”对他们来说,只是意味着不适合,在探索的道路中,他们会越来越准确的定位自己,也会锻炼出拼搏向上、独立自主、坚强坚毅、积极乐观的品性。这难道不比读名校、吃大餐、境外游产生的影响力更大?

    05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中产们总认为,在资源上,父母输了,孩子怎么赢?

    现在,中产父母为了争夺教育资源,能够冲锋陷阵,踩踏碾压别的家庭,以后,中产孩子们是不是就会为了争夺利益,陷入腥风血雨的人性大战?

    身教永远比言传要更有效。真正伟大的父母,会把孩子看做独立的个体,用自己的生命去影响他们的生命,而不是捆绑他们,处处裹挟。

    所以,在品格教养上,父母输了,孩子怎么赢?



    P.S:附网传中产阶级鄙视链,看完默默绕道走。。。


    【end】

    我是萦莹,希望你喜欢我的文字。


    既然来了,点个赞再走吧,承蒙关注,不胜欢喜呢!

    我会加倍努力,来匹配你的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孩子赢在射精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fc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