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是为了你好”这几乎是每个人从小到大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因为父母、长辈、老师等诸多想要对我们好的过来人,
都觉得自己更有资格来教育和指导我们进行我们的人生规划。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2017年,美队克里斯·埃文斯拍了一部讲述天才儿童抚养权之争的电影——《天才少女》。
故事讲述的是,天才数学家因抑郁症自杀后,
将自己的独生女Mary托付给美队所饰演的舅舅Frank抚养,
在被数学家外婆得知后所为争夺天才少女所上演的一出抚养权争夺战。
在这场争夺战当中,
一边是放弃高薪高知身份只想让天才侄女过上普通人生活的舅舅,
一边是培养出天才女儿还想要培养天才孙女的大学教授外婆,
两边都希望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对她进行教育。
对于舅舅来说,
由于从小和姐姐一起接受母亲的高压教育,
尽管在学术上成绩斐然,
但是在个人生活上却始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没有爱好,没有朋友,感情不顺……
总之,姐姐除了是个人肉计算机外,
活的几乎没有任何乐趣可言,
这全都是拜他们专制而又独裁的母亲所致,也就是Mary的外婆。
为了避免Mary“惨遭毒手”、重蹈覆辙,
舅舅放弃了稳定的工作,
“逃”到了偏僻的小镇,
住着简陋的小屋,
靠修船零工养活又萌又灵的小Mary,
生活虽然拮据,却也非常快乐。
而在外婆看来,
Mary和她妈妈一样具有极高的数学天赋,
却一直接受低龄儿童的教育,
生活在杂乱的公寓内,
还没有医疗保险,
这完全就是暴殄天物,
长此以往,世界将会因为一个任性的舅舅而失去一位伟大的天才!
在这场争夺战当中,
不论是舅舅还是外婆,
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教育抚养Mary,
虽然教育观念不同,
但是在对对方的看法和出心上,
却是有其母必有其子。
舅舅完全放任,外婆坚持高压教育,
母子俩在两个极端方向剑拔弩张,
都觉得只有自己才能给Mary提供最好的成长环境,
而没有问过Mary真正喜欢什么?
Mary着迷于数学,
舅舅怕她变得和她妈妈一样变成人肉计算机,
强行拉她出去散心。
外婆为了不辜负Mary的天赋,
聘请了大量教授名师进行高压教学,
而忽视了她只是个7岁的孩子也需要玩耍。
7岁的Mary,她也许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会走向何方,
但是Mary是一个天才少女,
她所展现出来勇敢和智慧证明她也想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电影的最后,舅舅和外婆都做出了妥协,
Mary在接受符合自己智商的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能够享受一个7岁孩子的童年。
小Mary是幸运的,
她有爱她的舅舅和外婆,
她们愿意为了她的成长而改变自己,
放下自己的经验及自恋。
抛开《天才少女》的完美结局,
在现实中却很少有家长能够意识到,
自己为孩子主导的人生,也许并不适合他们。
忽视孩子的喜好和天赋,
将自己的爱好强加在孩子们身上,
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强行让孩子们接受不属于自身年龄的教育。
然后美其名曰,“我都是为了你好”。
虽然现实中的家长不及Mary的外婆那般权威和志存高远,
孩子们也不存在Mary成长当中鹤立鸡群的苦恼,
但是,他们的自恋是一样的,
他们在用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人生并应以为傲。
在教育这件事上,
他们是自恋并且自私的,
这种自私体现在了“我都是为了你好”,“我是过来人”,“我是想帮你”……
不能否认家长望子成龙的苦心,
也不能否认家长们希望孩子们少走弯路的初衷,
但是成长毕竟是孩子自己的事,
太松或者太紧对于孩子来说可能都不是最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应该关注孩子的客观条件与需求,
毕竟,成长是一件极其个人的事,
即使是父母长辈以及最亲密的人,
所能做的都只是支持与陪伴,
提供她所需要的最好的东西,
而不是你所认为最好的东西。
自恋也许人人都有,
但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
放下自恋,也许会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