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日本作家小西利行的《高效人士用超级笔记术》,里面提到了很多实用的记笔记的方法,使我受益颇多,接下来就分享给大家。
目录
一、为什么我们要记笔记?
二、记笔记常见的误区
三、三种“未来笔记”,帮你提升工作能力
四、 补充:如何更好的适用未来笔记法
一、为什么我们要记笔记?
记笔记,可以帮我们明确思考的目标,想出有趣的方案和创意。
笔记与做好工作的五个重要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整理、设定、考察、发现和指示。
“笔记”其实并不仅仅是将信息记录下来,而是与厘清头脑思绪、激发创意为准备资料提供素材等工作中的这些重要活动息息相关。
① 整理(整理工作的条件和要点)
② 设定(发现课题,制定目标)
③ 考察(思考什么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④ 发现(发掘出新的创意)
⑤ 指示(告知下属和团队成员各自的职责)
二、记笔记常见的误区
笔记所起到的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当我们再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想起它所承载的信息。
“记忆+笔记”创造出了具有高价值的信息。
但很多时候,我们再翻看自己所记的笔记的时候,看着那一堆堆文字,却什么也想不起来,我把这种人叫作“在笔记中迷了路的人”。就像一直想不起昨天和前天吃过什么东西了一样,刚过几天记忆就变得模糊起来。其实即便刚刚过几个小时,人的记忆也会变得模糊。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学习一门记笔记的技术,让它不需要依靠记忆,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且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看到这份笔记,我们就能想起当时的发言和关键信息,能够迅速明白应该如何思考。让自己记下的笔记为未来的自己提供思考的契机。
因此,我们要学会转变记笔记的思路,从用来记录自己所见所闻的“过去笔记”,到为未来的自己创造思考契机的“未来笔记”。
我们知道,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信息过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头脑转换有困难”。
如果使用了“未来笔记”,看到笔记的一瞬间,你就能找到思考的关键点,能够迅速着手该做的事情,实现工作效率的跨越式提升。
三、三种“未来笔记”,帮你提升工作能力
(一)“整合笔记”:简单整合信息,让工作有序化的方法
整合笔记1 三个“️•”
你要做的就是画一个“•” 。
只需要你在做笔记的时候,在发现觉得重要的信息和文章时,在旁边标记上“•”。
规则1:一份笔记上,最多只标注三个“•”。
规则2:感觉似曾相识的地方,不标注“•”。
规则3:觉得有疑问的地方,先标注上“•”。
小贴士:这个为什么是这样子?”这个最初的简单疑问才真正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我把这个称作“first ? ”(最初的疑问)。如果能够重视这个“first ? ”,就能明确课题,之后想出来的主意也能更加贴近课题。
整合笔记2 箭头符号“→ ”
“→”创造秩序。“混乱”的对立面是“有序”。
不知道该以怎样的顺序来思考。→ 从这里开始思考就行了!
思考的问题过多,脑子转不过来。→ 把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信息分门别类!
无法判断哪一个是最重要的点。→ 只要找到解决这个课题的方法就行了!
而且,“→”还有可能让你养成关注“目的”和“原因”的习惯,进而让你更加容易发现新的课题。这一点实际上十分重要。在平时发现的“联系”之间,通过故意地插入“→”,一些看不见的“矛盾”或“差异”就会慢慢浮现出来。
先愉快地画一个“→”就好,稍后再来理解。将在谈话时出现的想法和信息做好笔记,之后,找点时间用“←”将笔记联系起来。
至于,“→”的意思到底是“所以”“于是”“顺便说一下”“总之”“可是”“进一步”中的哪一个,暂且放一边。
实际上,“→”即便用错了,依然会有作用。
整合笔记3 符号
VS:具有谁和谁竞争的意思。
?:表示这部分不懂,答案有待寻求。
×:表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表示这里很重要,需要重点思考。
•x:表示两者需要对比思考。
在自己有先入为主的固定观念的地方,提前做好“×”的标记,就可以防止自己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而“*”这个符号,就是用来标注“极为重要的地方”。这个与我们在“整合笔记”中介绍的标注“”一样,都是表示“重点”的作用。但是,因为“*”有着比“*”更为重要的意思,所以请在觉得最重要、绝对有必要标注的地方使用。
整合笔记4 对话框
怎样写“对话框”呢?书写的要点只有三个:
1.起点(从这里考虑吧!)
2.确认点(弄清这里哦!)
3.重点(扩展这里吧!)
整合笔记5 电子笔记检索
手写的笔记对信息的处理来说非常方便。而检索才是电子笔记最大的优势。
(1)事先决定好检索用的关键词
在重要的笔记里用这些事先定好的关键词进行标签分类,这样一来,你就有更多机会可以碰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想出重要创意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加。
(2)用极简单的词语来分类整理
这项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把“标签关键词”分得太细。如果分得太细,这些标签就会变得毫无用处。
因此,常用词或者象征类别的词作为标签比较好,而且最好能够多放几个词在标签里。
(3)为了更加醒目,在笔记上添加“”
可以在这个标签的头上标注一个“”。根据重要程度可以再增加“”。
(二)“创意笔记”:用笔记的力量,催生大量灵感的方法
创意笔记1 Handle(障碍)笔记
(1)思考准则化
有了handle,反而催生了要跨越这个障碍的目标,思考的方向明确后,思考起来也就容易了。而且,这个障碍越高,人们对实现这个目标越投入,越竭尽全力。
这种创造准则的方式,我把它叫作“思考准则化”。
(2)三秒钟就能写成的handle笔记
“这个真的是三十岁左右的女性会买的商品吗?”
“这个真的吗?”
它通过让你设定“应该超越的目标”,让你找到需要思考的方向,同时让你建立判断创意好坏的标准。而且还可以直接用来作为会议的标题,以及企划书的题目。
实际上,无论做任何工作,我都会首先把大目标作为自己的“handle”笔记,然后一边看着这份笔记,一边工作。这样一来,事业就不会停留在狭小的视野里,而是可以通过更大更广的视野来思考创意。
创意笔记2 漫画笔记
如果是重要的工作,那么就先从画漫画着手吧,这样一来你的目标以及重要的想法,都可以一目了然。
“漫画笔记”,则是通过追加插画和旁白,增加笔记中让人产生共鸣的点。简直再没有像“漫画笔记”这样,一边让你能够轻松愉快地享受记笔记的乐趣,一边激发创意的方法了。
人的大脑很容易忘记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新潮的事物、意外的发现以及奇异的东西却能够吸收记忆。
漫画笔记”想要达到的效果,就是把那些让你痛苦不堪的信息进行组合,通过添加插图和对白的方式,使情景得以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使你能够通过想象力将它编成故事。
(1)用姓名和台词来记笔记
事实上,哪怕笔记中光有信息,你如果作为人物的台词记录下来的话,也会让人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大脑本来就喜欢思考和记忆愉快的事情。因此,越是困难的事情,我们就越应该去寻找这件事情的有趣之处。
(2)只要一个“棒棒人”,就能够理出头绪!
哪怕是完全不会画画的人,也能够画出“棒棒人”。画法极其简单。你只需要使用圆圈和线条,如后面的图所示,把各自的特征稍微画出来就行了。
(3)介绍任何人都可以画好插画的四个步骤
① 用椭圆形和长方形画出脸和身体,然后在上面用线条画出手和脚。
② 在脸上画点。手和脚也画出来。画得不好也没关系!
③ 在该画头发的地方画线表示头发。之后再把不需要的线去掉。
④ 然后根据不同的表情,画出不同的嘴型。画圆圈表示吃惊的表情,画^表示愤怒的表情,高兴就画出笑脸。最后在身体上画上领带和衬衫。如果是女性的话,画成裙子就OK了。
你思考什么问题的时候,如果一边画图一边思考的话,思考起来会更加容易。你不妨一试!
漫画笔记,不单似一般的笔记那样有“信息”,它也是“信息+感情”的产物,所以它更能够催生创意。它正是创造性地解决某个难题最需要的笔记技巧。
创意笔记3 黑色三角笔记
通过觉察用户的不满开始寻找用户的需求。
这种笔记技巧,只要你知道了,就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商品策划。
发现了用户“真正想要”的“潜在需求”,你的东西才能让对方产生强烈的共鸣,让对方产生感动之情,你的东西自然而然便不愁销路。
“三角笔记”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你画两个三角形后添上笔记内容就可以的笔记技巧。
这种“三角笔记”我也把它叫作“共感三角形”,它是一种可以发掘信息,可以发现处于发送方和信息接收方双方正中心的共鸣之处的笔记技巧。
在这里,我先告诉大家要点。这次“创意笔记”的名字叫作“黑色三角笔记”。为什么用黑色呢?其实,是因为它是用来写“不满的地方”的三角形。也就是说,“三角笔记”是一种可以帮助你从不满之中找到真正的“潜在需求”的,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笔记技巧。 写出不满,就能发现新的想法。
那么,让我接着为你讲解这种“三角笔记”。
首先,把左侧的三角形填好之后,紧接着就在右侧的三角形里填上这个题目中那些用户常常感到“不满”的地方,然后这些“不满”=“希望改善的地方”就成了客户的“潜在需求”。为了解决右边的“不满之处”而想出的办法,如果能从左边三角形中的商品信息中找出来的话,那么这就是能够“应对潜在需求的办法”。
这个“共鸣之处”就是我们所说的“潜在需求”的种子。
“不满”=“希望改善的地方”就成了客户的“潜在需求”。
潜在需求”是发掘还没有被市场所知晓的需求,因此发掘了这种需求肯定能够给市场带来震动。
创意笔记4 白色三角笔记
之前我们介绍的“黑色三角笔记”是从“不满”中探求“潜在需求”的公式。
它是从目标群体的“喜好”出发,来探究目标群体的“潜在需求”,催生当今时代所能接受的创意点子的一种笔记技巧。
创意才能不是特殊人群天生就自带的才能。 我们该如何想出好的创意呢?这本书的作者给我们的答案是:先想出大量的点子,然后从中选取好点子就行。那么就让我马上来向你介绍“白色三角笔记”吧。
首先要做的是设定需要解决的“课题”。
平日在工作中,我们也会设定各种课题,所有这些课题都可以使用我所说的这个“白色三角笔记”。也就是说,任何课题都通用!
好,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使用“白色三角笔记”。
(1)请在左边的三角形里把与题目有关的信息写出来。
(2)然后,在右边的三角形里,把目标对象喜欢的东西全部列出来。
(3)好的,再把(1)与(2)结合起来,写出有趣的句子吧。
这些点子都是一些你如果只是一板一眼地思考的话,绝对找不到的点子。
你需要想出大量的点子。
这种“白色三角笔记”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无论多么“漫无边际”的想法,你都不会让它脱离主题。还能够让你在不偏离主题的前提下,加入当下的流行元素。
思考,虽然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了这样的态度和想法,你才能突破局限,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创意笔记5 关联笔记
将零星的点子串联成故事
使用“→”,将内容一一串联起来。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你自己的大脑中就能产生清晰的“思路”, “课题与结论”“原因与结果”“需求和创意”这些自然慢慢地就清晰可见了。
创意笔记6 逆向思维笔记
(1)巧用逆向思维
感到疑惑的时候,不妨从相反的方向思考!
也就是说,不是按照“原因→结果”的方向,而是按照“结果→原因”的方向来思考,这就是所谓的“逆向思维笔记”的“逆向思维”。
不是考虑自己公司该做的事情,而是考虑竞争对手不愿意做的事情。
·不是考虑自己公司能实现什么,而是考虑什么事情如果被竞争对手提前做到了,自己公司将会感到苦恼。
·不是考虑最好结局的剧本,而是从最糟糕结局的剧本的反面去思考。
·不是考虑现在能做的事情,而是考虑现在绝对做不到的事情。
·不是考虑做了能得到什么好处,而是觉得即使吃了亏也感到高兴。
若是开发针对女性的商品,我们可以以女性们一直以来的忌讳为着眼点来思考。
·若是开发针对男性的商品,我们可以从那些被男性所忽略的,但为女性所欢迎的地方来着手思考。
(2)绝对不能做的事情的反面
实际上,在突破性想法难以产生的时候,这种“吃亏是福”的思路会非常有作用。因为,这是此前谁都没有用过的“舍去利益”的思路,在“吃亏”之后得到利益的方法。大家也请尽量将这种角度吸取到自己的思路当中。我想肯定会有有趣的发现,且因此产生突破。
(三)“传达笔记”:借笔记的方式,传达重要信息的方法
实际上,“告知”这种姿态,很多时候是说话者和写作者单方面地将信息“强制性”地告知给听话方。了解听话方的情况,考虑如何才能让对方听懂,选择恰当的语言,使用表格或者插图,认真谨慎地传递信息,这样才叫作“传达”。
传达笔记1 “内容提要式”笔记
(1)简单书写“内容提要”的方法
本文补充里面写的“笔记年月日”,就是“内容提要”的一则实例。
“笔记年月日+当事人和内容+参会人员”
例:2016·04·10/×商事/商品开发/部长·系长
(2)尽量写上具有真实感的“发言内容”是成功的秘诀
因为这样一来,临场感就会更加突出,就会更加鲜明,让当时会议的记忆复苏。
(3)添加上会议当时自己的发现也是不错的方法
当然也可以写上在下次会议之前,应该讨论的课题。
这句话在第一章“整合笔记”中的“对话框”中出现过,但如果将其作为“内容提要”,就能更加易懂地将课题传达给更多的人。
Yahoo主页的浏览量是每天二点五亿PV(page view/页面浏览量)以上。相当于日本全部的人口,每人每天能看到那十三个字以内的文字两次左右。也就是说,全世界的人最常见的内容提要就是那十三个字以内的文字。这样说来,那个字数也是让人只看一眼就能理解意思的字数,因此,首先让我们以那个字数为目标吧。
那么,怎样来写十三个以内的文字才好呢?很想知道吧?在这里我想讲一下优秀内容提要的书写秘诀。
书写的内容只有下面的三种。
A. 场所或者理由
B. 人或者物
C. 行为
传达笔记2 图表式笔记
如果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画成图,自然就能传达出去。
“图标式”分为三种类型:
1. 大小图
2. 设计图
3. 关系图
(1)大小图——知道了笔记的大小,就知道笔记的重要性
用视觉上的大小来表达重要性,就算是相当难以展现的事物也能很快就让人明白。
(2)设计图——能够直观地说明复杂的事情
“设计图”是一种将相互关联的事物放入“建筑物”之中进行排列的图形笔记。
(3)关系图——把关系用线条和加粗来形象化
由于“关系图”能够像这样让人清楚事物之间相互的关联,对于促进销售与品牌打造都会有好处。
首先,要是根据题目收集其内容,就把反复出现意见的项目写在最中间,把与其有联系的东西写在四周。这时,关联性强的关系用粗线连接起来,如果不强就用细线连接起来。
传达笔记3 演讲笔记
听起来唐突,但其实演讲的要点在书籍的标题中。
(1)提起别人兴趣时使用的话语“为什么” 。
例:《为什么××? 》。
人的兴趣介于“疑问和解决”之间。 人,若被号召,会无意识地想要回答。
(2)有了数字,书的销量就会增加
“只有知道”
《虽然,但××尝试了》
《力》和《仅仅一个的》
“那真的吗?”
“演讲笔记”的效果是即使对方不知道接下来要讲的词语是什么,也能吸引对方继续倾听。
1.演讲笔记要模仿书籍标题进行创造,引发听众的兴趣。
2. 画面中只提出一行笔记,一边看画面一边讲解。
3. 要与听众处于同一立场上解决问题。
四、补充:如何更好的适用未来笔记法
(一)如何开启『未来笔记』
1、想想未来的自己
为了让我们的笔记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从一开始,就应该抱着“这是要让将来的自己也看得懂”的意识,来记笔记。
只需要想象未来的自己就行。
“像这样写下来应该能看懂吧?”“像这样写的话,以后自己读起来会觉得有意思吧?”或者“这样写的话,恐怕以后会看不明白吧?”等等。
2、给自己的笔记加上年月日吧
通过“笔记年月日”沿着时间轨迹探索过去,就能跨域时间,与过去的自己相遇。
翻看在相似的条件记录下的笔记更为有效。有了年月日这个路标,我才得以与它们相会,旧的想法才能够复活。
“丢弃过去的想法会觉得惋惜。”这个“笔记年月日”就是从这种心理中创造出来的“想法复活咒语”。
(二)笔记散步:巧妙的点子就在你身边
这里我们推荐“笔记散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怀着探索有趣事情的心情,走在大街上,一旦发现有趣的东西,就立刻记在笔记本上。
笔记本,有着收集素材的功能,带着笔记本走在大街上,街上的有趣事物就能大把大把地收入囊中。
如果,还想收录更多的素材,那么还可以做“snap(拍照)笔记散步”,就是手持手机,到大街上去,看到有趣的事物就拍下来。拍下来后,把自己当时的所思所想,用笔记简单地记录下来。
即便拿着手机不知道该拍什么,也总比两手空空的时候,对大街衍生出更多的好奇心,更能细致地对大街上的事物进行观察。
(三)One note的建议——试着把笔记本统一起来吧
One note技巧是让你只选择一种自己满意的笔记本。
为什么使用同一种笔记本会更好呢?这是因为,同样的形状,同样的大小的笔记本,能够更快更容易地养成习惯。
(四)分解任务:分成十次来记笔记
做一件事情,要想坚持到底,最重要的就是让这件事情看起来简单可行。我们的目标是要负担少,效果大。记笔记也是同理。
这个方法就是把一次会议或者课程的内容,分成十次笔记来记。
(五)酒会笔记
你要做的就是当场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者之后也可以,趁着记忆清晰的时候,稍微做一下笔记。然后第二天,在发送礼节性的邮件之类的情况下,把记录下来的这些话题内容添加进去,这样一来,对方肯定会觉得你聪慧能干,对你赞赏有加。
虽然在酒席上拿出笔记本来做记录,这样的行为有些不合常理,但是你如果再添上一句:“我觉得你的话说得很好,我想记录下来可以吗?”这样任谁都不会觉得不得体,而且还会觉得被恭维了,感到心情愉快呢。
(六)名片笔记
收到名片的话,当场小心地收起来,之后,再把当时谈论的话题、对方的特征记下来。
用和对方有共同的故事这一点,提前记住对方的事情也是很有用的笔记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