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大约作于开元九年(721年),时王维约20岁,刚考举进士,奋发有为,时任济州司仓参军,此诗叙写的是发生在金河的一场战斗。我们一起走进这大漠狼烟,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从军行
王维(唐)
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
注释:
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吹角:军中吹响的号角声。动:惊动。行人:征人。喧喧:喧闹,形容人多、嘈杂。笳(jiā):胡笳,一种管状吹奏乐器。金河:水名。《全唐诗》注:为黄河。陲:边境。系:捆绑。名王:指匈奴首领。
译文:
阵阵号角声,惊醒了正在酣睡的士兵,士兵们开始紧张地准备出发。
敌军吹响了胡笳,战马闻到战斗的气息也兴奋地嘶鸣起来,双方抢着渡黄河。
沙漠的边境已是傍晚,只见黄沙弥漫,只听到战士们的厮杀声。
战士们歼灭了敌军,擒获了敌人的首领,把绳子套在他们颈上带回来献给天子。
赏析:
首联:“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此联写战前,声声号角,喧喧人声打破了夜的静,此联连用两个“行人”,“动行人”紧接着“行人起”这一连贯的动作突出了战前的紧张气氛。“喧喧”二字,生动再现了当时的人多,嘈杂的场面。
颔联:“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敌方胡笳的悲鸣,我方战马的嘶鸣混在一起,更进一步加深了战前的紧张场面,一个“争”字写出了战士高涨的士气,以及战争的激烈。
颈联:“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此联写战争的场面,“日暮”二字写了时间之长,从白天到晚上,“战声”“烟尘”生动再现了敌我激战的场景。只见黄沙漫天,呐喊声震天,却不见人影。
尾联:“尽系名王颈,归来献天子。”“尽”“献”二字,写出了战后得胜,回师请赏的豪情。
明顾可久曰:“雄浑,善摹写。”
这首诗洋溢着诗人饱满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展现了豪迈的英雄气概。催人奋进,和后期佛系的王维判若两人。
领悟:
语言极度凝练,突出渲染战前的紧张气氛,及战后的豪情,而激烈的战争场面只用几字侧面描写。犹如深山藏古寺,不见古寺,只见和尚,古寺已在其中矣。
网图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