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上周校区场地漏水了。
一年不到的商铺,楼板好似纸糊的,漏起水来滴滴答答,木地板与舞蹈垫上浸透大片。
校区老师赶紧打电话联系了我,说位置就在通道顶上,完全影响正常上课,得尽快维修。
我看事态紧急,赶忙联系物业。
当是大约早上十点,大概物业工作人员还未休息好,慵懒的和我沟通着,说工人师傅排满了,需要等一天。
我表示理解,麻烦他们尽快安排。
打电话回复校区老师,安排他们用水桶接一下漏水,给学生和家长做好提示并作出抱歉,为等待物业的工人维修争取时间。
我们坚持过了整个周末开课的高峰期,漏水接满了两桶,期间还接到家长的不满反馈。
四天后当我回到校区开会时,看到楼顶任然滴滴答答漏水,这期间我与物业沟通过几次,一推再推,说当天中午十二点一定到。
当我开完会后已经是下午三点,仍然不见工人过来,让老师打电话催促物业。
老师语气温和,电话那头,师傅却明显不耐烦,让再等等,现在正忙。我在一旁默默叹了一口气,接过电话。
“你们几点能到?”
“至少五点,你们看能不能等,不能的话就得明天了。”
“二十分钟内你们过来,到不了就不要来了。”
我提高音调,带着吼声,话尾还拖着脏话。
挂断电话后,我习惯性自我反思,是不是过于苛刻了。
十分钟后,师傅扛着楼梯上门,见到我一脸笑意,又是递烟又是赔礼,半小时后,补好漏水,解决问题。
多小的一件事呀。
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提问,问题已经忘记了,但是回答中的最高赞让我记忆深刻。
“读书人总以为这世界是讲道理的。纵览史书,知识分子的悲剧,十有八九,多出于此。”
我们从小被教育知书达理,成为一个能理解他人的人。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恪守这些品格,理解他人是为了更好的身处社会,但是很多时候,会遇到很多不讲道理,或者只讲自己道理的人。
对待此类,我们也得坚持“自己的道理”,一味的理解,是一种对无理的纵容。
近段时间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成为热点。
上海车展现场,一位女车主现身特斯拉展台,站到车顶维权,T 恤写有“刹车失灵”字样,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之后被保安强行拖离现场,后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 5 天。
很多媒体文章描述:
台上,是歇斯底里,颜面扫地;
台下,是窃窃私语,看场好戏。
我们在此且不讨论所谓事件真相,在社会中,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小闹小处理,大闹大处理,不闹不处理。”
在三月份时,和女友准备投资一套小户型住房。
看了某楼盘促销活动后觉得相对实惠,根据活动要求,就交了一万元认筹金。
商家承诺之后不要的话三日内退款。
认筹一段时间后发现房开多处打“擦边球”,所描述的事物大多很难兑现,且在其余地方发现了更合适的房源并顺利买定,所以回头申请退款。
退款自然是不积极的,一万块钱前前后后倒腾了一个月。在和销售多次沟通被消极处理后,我放话第二天将开车堵入销售处门厅。
于是,当天到账了。
我其实内心是没有情绪的,读书人太能理解人了,我们理解别人的困难,理解别人的尴尬,甚至能理解别人的不讲道理。
理解了,就其实是没办法从心里生出愤怒的,只能将“愤怒情绪”和“尖酸语言”作为沟通的方式。
若真说愤怒和不理解,大抵是不理解对方为何选择如此低效的方法处理问题,愤怒对方为何如此愚昧且不上进。而不是对事件本身。
(想来或许这也是我们的愚昧。)
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鲁迅
很多时候社会是不讲道理的,而我们,也要在七分温文尔雅后留三分尖酸刻薄。
李宽奇
2021年4月25日
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七篇1426字累计11432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