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app发现,到今天我坚持app上的日更活动原来已经37天了,字数也达到了3w多。还挺唬人的,我都忍不住想给自己点赞,原来坚持走了这么久。
在这期间也有被一两个人欣赏的瞬间——收获了点赞,不仅鼓励到我,也在活动页面客观地体现出了活动的意义。
看着日历上连续的数字,甚至有一点点虚荣,即使写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多受关注,也觉得自己是在坚持。
可是就在快要麻木的时候突然清醒,停下来回头看更新历程,然后发现:
这份所谓的“坚持”,敷衍和认真对待的区别也高下立见。
最开始,积极选题、挖空心思写出脑子里稍纵即逝的那些句子;甚至积极配图,偶尔还写上一两句俏皮话。刚开始写的几篇文章都很长,我在敲下那些字的同时,也在幻想着能在多写几篇后,立即看到自己突飞猛进的进步。
再往后的几篇,也不能说不认真,但是不考虑配图的事情了。只是干巴巴地写一些看似可以称之为文章的东西。我也是在这个期间发现,自己居然是一个喜欢说教的人;这样的发现让我有些挫败,因为我一开始给自己的定位可不是这样。
甚至在书里或者电影里发现的一个金句,就会被我搬来卖弄,远没有思考得多深刻,只是大概有了一点对这句话的感受,就急着表达了出来。
不是没对自己这样做有过意见,只是会下意识觉得我完成了日更的任务,我是在进步的途中,没必要那么苛刻而已。明天会再好一点的。
但是每一天都似乎有一个明天。
慢慢地,因为假期和一些别的事情耽误了,而为了保持日历上数字的连续性,我开始搬来以前写在便签或者笔记里的句子充数。起初觉得就是暂时的而已,明天开始我会好好写的,就这样成了习惯。
日更对于我而言突然失去了意义。
即使是拣回习惯,不再拿一些别的东西充数,但是写出来的东西也很一言难尽。我开始思考写的意义。
“日更并不是我们写作的目的,仅仅是一个练习方式;有目的有效果的更新,才是最重要的。”
有目的和有效果,我想这才是大家强调的练习的意义吧。
想一想我前段时间还在劝说即将高考的妹妹,要学会巧妙地进行“题海战术”,重要的是做题的质量和所得,而不是一味强调速度和数量。现在,我自己在练习的这条路上居然也陷入了相同的困顿。
也许是因为急于求成,我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质量。
坚持这件事情本身并不难,难的是方向。
“我们的写作,要让别人有收获”。这是每一个教写作的老师都会讲的话,我也在积极地换位思考别人想要读到什么样的内容。
我想,不管这个重要的读者是谁,首先,写出来的东西应该先过自己的第一关,这是最重要的。不应该拿废话糊弄自己,坦诚一些,然后在坚持中看到进步的意义。
从现在开始,也不算走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