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这个人

孔子这个人

作者: 侠客涂 | 来源:发表于2021-03-20 15:54 被阅读0次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在这篇文章中,我就要来讲讲孔子这个人。

    出身

    孔子出生于鲁国的昌平乡的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他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孔子是一个没落贵族,因为孔子的祖父孔伯夏,是一个在宋国的军事领导人。孔子的父亲舒梁纥在他三岁的时候就死了,母亲也在孔子幼年的时候死去了。孔子就成为了一个孤儿。但是孔子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他是非常孝顺的一个人。

    十有五而志于学

    “志于学”还是“志于仕”

    孔子是一个很爱学习的人,他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非常的好学,也非常善学。那么,在古代有很多士族子弟也会像孔子样去学习,可是他们却叫做“志于仕”。那么“志于学”和“志于仕”有什么区别吗?

    我先来说志于学,我们在上文中说过,孔子是没落的贵族,那么孔子学习的环境就会不怎么好,而且孔子幼年丧父,早年丧母,所有与生活有关的事情都得自己做,因为要顾及这些杂事,孔子就会分心,注意力无法集中。但是孔子他的意志非常坚定,没有被杂事困扰。志于学,孔子是专心一致的学习,为一生来完成自己这个学习的目标。孔子也是如此,他开坛授徒,是把学问发扬光大,同时,也可以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进一步改进和巩固自己的学问,而且孔子用了大半生来周游列国,也是为了完成他的一生的志愿——恢复周礼,而且在此期间,他坚持着练习和讲学,志于学,故名思义,就是志向在学习上,是没有任何的利益言的。

    接下来说“志于仕”,因为当时的贵族子弟是要当官的,而当官就必须学习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所以他们的志于仕,就是志向在当官,那些贵族们当官干什么?肯定是为了获得权利和高官厚禄呀!他们读书是讲究利益的,四书五经就是他们的工具。他们就像商人和大海一样,商人利为用大海,他们只做利害判断。

    因此,孔子是倾向于“志于学”的一个人。

    三十而立

    孔子“立”了吗?

    孔子曾经说过他三十而“立”。按照孔子自己说的“三十而立”,我今天就来讲讲孔子到底有没有立?

    首先,我把孔子的“立”分成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立”,就是可以养活自己;一种是精神上的“立”,也就是礼。

    先说孔子物质上的“立”,孔子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孔子在当家臣,做了一个小官,而孔子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孔子在物质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越。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开馆授徒,当了关子。这是孔子在物质上的“立”。

    接下来我来讲孔子在精神上的“立”,在孔子三十岁的时候齐景公和晏婴来鲁国做客,孔子被齐景提起,齐景公问了孔子一些问题,孔子就好像和以前就想过一样脱口而出。孔子在那个时候是做礼法做得非常好的,他非常受人尊敬。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与齐景公问政,他对齐景公说了两个要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意思是要严守自己的地位,“政在节财”,故名思义,就是要爱民,因为节财可以减少百姓的负担,孔子想要表达的其实也就是以礼治国恢复周礼。所以孔了在精神上也“立”了——政治方略的“立”。

    总而言之,孔子他“立”了,在精神和物质层面上的“立”。

    四十不惑

    孔子“不惑”了吗?

    孔子曾经说过,他四十而不惑,上文我讲了孔子三十而立,接下来,我就来讲讲孔子“不惑”了吗?

    “四十不惑”,故名思义,就是四十岁就不会迷失了,也就是四十岁的时候,孔子确定了方向,那他确定的方向是什么呢?

    那就是道,遵行周礼,孔子确定了他这一生的政治理想就是恢复周礼,推行仁政。孔子曾经想要在鲁国推行仁政,可是鲁国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季桓子的宠爱的家臣仲梁怀和他的另一个家臣阳虎有矛盾,阳虎就想要把仲梁怀赶走,公山不狃也是季桓子的家臣,他阻止了阳虎,于是仲梁怀就越来越目中无人,终于,阳虎推把仲梁怀抓了,又囚禁了季桓子,季桓子屈身答应了阳虎的条件才被放出来。后来阳虎越来越轻视季氏,就掌握了季化的大权。大夫控制国君,家臣控制大夫,孔子理应想办法去挽挽回,支持国君,可是凭他己之力,他做不到,于是孔子只能等。有一次,阳虎想要把孔子召到他的手下,可他只是利用孔子,因为孔子是要推行周礼的,而阳虎就是一个乱臣,阳虎他无非就是想要利用孔子的政治才华,孔子也看出了这一点,

    孔子他确定了方向,一心要恢复周礼,推行仁政,可是有非常多的人是认为并不需要周礼,所以孔子如果不出仕,就无法完成他的愿望,如果出仕了,就会违背自己的方向,这也让孔子非常的纠结,他到底要不要出仕。

    终于有一次,公山不狃开始了他的叛乱,公山不扭以费城为基地背叛季氏,他让孔子来帮他做他的臣下,孔子也是终于决定了要出仕,而子路反对,因为孔子违反了他自己的道。子路觉得孔子并不是没有可以去的地方了,但是孔子觉得公山不扭肯定不会白白地让他们去。

    所以,孔子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人,但是孔子也确实“不惑”了。孔子纠结,因为孔子没有地方可以容下他去出仕,去恢复周礼,推行仁政。孔子“不惑”,因为孔子他确定了自己的方向,不再迷茫。

    孔子为何功败垂成?

    孔子四十而不感,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道——恢复周礼,推行仁政,孔子就要去实现自己的道,那么孔子在鲁国的仕途为何功败垂成呢?

    在鲁定公九年的时候,孔子正是五十一岁,那时季氏三家的家臣掌控大权,建起了自己的都城,三家和鲁君已经管不住了家臣于是他们就起用了孔子。

    孔子先是当了中都宰,就相当于是现在的首都市长,再仅又当了一年四周的城邑就都效法孔子的政策,那时孔子五十一。孔子到五十二岁的时候孔子就成为了大司寇,相当于是章管诉公司法的最高长官。那孔子为什么会一年连升三级呢?因为孔子的那一套管理方法很成功,也就是孔子有着很强的政治能力。

    在之后的夹谷之会,更是显出了孔子的强大的政治能力,就比如孔子智斗齐君。

    鲁定公十年的时候,齐国感到孔子会危及到齐国,于是齐国就鲁国在夹谷议和。孔子就提议说要带上文武官,也就是左右司马必须与行,因为这样既能有保护国君的军队,还显得自己非常懂礼。在夹谷之会的时候,见面礼都行完了,齐国的水相让乐队奏四方之乐,也就是蛮夷的音乐,孔子便急忙站了起来,不让乐队演奏,齐国又叫上来歌舞杂戏的艺人,还称为宫中之乐,孔子也阻止了,孔子还当众对齐君说:“匹夫而营感诸侯者,罪当诛。”齐景公便有一些害怕,还给了鲁国背他们打下来的地,当做道歉。在这件事情中,孔子表现出的形像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在这事中,孔子表现出了他的政治谋略,也显示出了孔子的仁、智、勇,仁是孔子的礼,智是孔子的政治谋略,勇在于孔子敢于发言,就比如齐国演奏四方之乐,孔子非常坚决地告诉齐君,不要奏了这道不需要胆量吗?这非常需要。那么如此全面的孔子为什么还会功败垂成呢?

    定公十三年的时候,孔子提出了三都,就是把三家自己造的城墙拆掉,刚开始,孔子很顺利拆除了叔孙氏的郈城和季氏的费城,因为他们两家的家臣都非常乱,夺走了他们的权力,但是最后要拆孟孙代家的城墙的时候,孔子失败了,因为孔子墮三都是为了把力收回到鲁君的手里,而孔子的计谋被三家识破了,所以孔子败了。

    又后来,齐国怕被鲁国吞并,就用美人计来迷惑鲁国的君臣,鲁君和大夫最终还是中汁了,于是孔子在鲁国恢复周礼的希望就破灭了。孔子周游例国的序幕就打开了。

    所以孔子的功败垂成是因为鲁国的君臣还是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孔子也败在了他的弟子手里,但是孔子守住了他的道。

    五十而知天命

    何为天命

    在上文中,我讲到孔子在鲁国功败垂成,便开始了孔子的周游列国之旅,这篇文章,我就来讲讲孔子在他周游列国中的经历,来讨论何为天命?

    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是卫国。卫国的国君是在众多国家中名声较好的一位,所以孔子在卫国实现这里的希望还是挺大的,他曾对冉有说过他的政治改革路线图,首先是庶之,因为在古代,人力资源是一个影响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然后是富之,让国家和百姓富裕起来,百姓才能听孔子的话,孔子才能实现他的下一步,也就是教之,百姓们都吃得饱了,睡得足了,自然会听孔子的教导,从而使得国家安定,百姓生活富裕,也就可以恢复了周礼的礼乐制度。我认为孔子的这一套制度是非常人性化的,而且准备的这样完整也可以说出,也可以是看出,孔子把恢复周礼当作自己的天命了。

    孔子既然有了一套完整的政策,那么孔子是如何在卫国推行的呢?

    孔子到了卫国,去拜见卫灵公,卫灵公将孔子在鲁国的奉粟等量的送给孔子,这就可以看出卫灵公是爱才的,但是孔子住下还没多久,就有人诬陷孔子,卫灵公就让公孙余假在孔子住的地方带兵巡逻,孔子害怕被判罪,就离开了卫国,孔子才刚刚来到卫国,他为什么又要走呢?我认为是因为孔子认为卫灵公对他的不信任,对孔子推行的仁政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也就是对孔子实现天命没有帮助,所以孔子离开了卫国。

    孔子离开卫国的时候是这样的坚决,那孔子还会返回卫国吗?暂时不会。

    孔子离开卫国的时候路过了匡城,因为鲁国的家臣阳虎曾经在匡城实施过暴政,所以匡人非常恨阳虎,而孔子又碰巧长得和阳虎很像,所以孔子就被匡人当成阳虎抓起来了,孔子在被匡人囚禁的时候,孔子曾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句话的大意是:“文王死了,但是周礼不会没,恢复周礼是我的使命。”在这个时候,其实孔子就已经把恢复周礼当为己任,我认为颜渊的这句话更是让孔子坚定了信心:“子在,回何敢死?”颜渊已经将自己的精神和孔子连接在了一起,也就是颜渊要继承孔子的道。这句话肯定是更加坚定了孔子的信心,为孔子实现他的天命的意志更加坚固。

    孔子在匡城又一次坚定了他的道,孔子于是背负着自己的天命,又一次去了卫国。

    几个月之后,孔子又回到了卫国,住在了卫大夫家里,卫国的君夫人南子要孔子去见他,因为只有见了她,孔子才有可能当官,于是孔子不得已去拜见南子,有一次卫君(南子)出游,名为卫君,实为南子,文王和男子坐在第一辆车,而孔子坐在后面,按周礼来说,这是极度不符合礼法的,于是孔子就离开了卫国,在我看来,卫国的政治生态其实是极其差的,君夫人掌权,卫君怠政,变成了傀儡,这是对孔子极其不利的形势,而且孔子也尽力了,他已经去拜见南子了,也是为了在卫国出仕尽了全力,我相信孔子接下来还是会坚持自己的道,尽自己的全力去实现它自己的天命。

    所以天命就是要尽其一生去实现的一个目标,一个使命。

    六十而耳顺

    孔子的耳顺

    孔子说他六十而耳顺,那么孔子六十岁的时候,到底怎样耳顺呢?

    先说耳顺的意思,顾名思义,耳顺就是耳朵很顺溜,就是听别人说话,不管怎样的骂孔子,反对孔子,孔子都不会去骂别人。

    有一次,孔子在路上走着,就有一个人,叫做楚狂接舆的人,他对孔子说,天下已经不可改变了,为什么还要无用的去改变呢?孔子想要与他聊一下,但是他跑了。

    还有一次,孔子在去蔡国的路上,遇到了两个隐士,一个叫长沮,一个叫桀溺,他们也认为天下不可改变,还不如隐居山林,过田园生活呢。但是这只是消极的,俗话说,万物皆有可能,不去尝试改变,这是没有可能,但是只要尝试改变了,那就有可能,虽然孔子没有成功,可是这总比不去尝试好。

    所以孔子的耳顺是做的很好的,这也代表了孔子精神文明的提升。

    总结

    所以孔子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让人尊敬的人,也是当代人们精神的领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这个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rw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