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每天写1000字读书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笔记第九条-国学一点也不神秘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笔记第九条-国学一点也不神秘

作者: 爱读书君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18:00 被阅读4次

    “国学”一点儿都不神秘  ——“百家争鸣”

    春秋末年,竞争激烈,导致各个国家都拼命提高国力,不拘一格收拢人才。与此同时,简牍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学术传播的成本。这两件事造成的结果是,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被称为“士”。各种新想法层出不穷,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

    影响力排行前三的学派是儒家、佛家、道家,排行第四的是法家

    儒家的祖师是孔子,

    孔子的梦想,是让全社会都回到人人遵守礼制的时代,可是,在诸侯国之间恢复礼制是不可能的。

      礼制可以用来约束人民,但是不能用来约束国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较量,靠的是力量的强弱,而不是谁更遵守道德。

    试想有两个诸侯国,一个严格遵守“礼”,自觉地用“礼”约束自己。另一个诸侯国把“礼”扔到一边,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的结果是,第二个国家可以放手发展,第一个国家束手束脚,时间一长,第二个国家越来越厉害,就会把第一个国家灭掉。

      最典型的例子,是宋襄公参加的“泓(hóng)水之战”。

    如果孔子只是幻想恢复周礼,那他就不可能成为被后世敬仰的大贤,而只能是个憎恨进步的守旧派。孔子厉害的地方,是对周礼进行了改造。

    孔子和周人不一样,孔子拒绝谈论和神鬼有关的事。在孔子看来,礼制的权威性并不是来自于神鬼,而是来自于“仁”。

      “仁”是什么呢?“仁”就是仁爱之心。最初始的“仁”,就是对亲人的爱。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天下人莫不是如此,这就是“仁”。

      那“礼”又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有了“仁”,自然而然地就会去守“礼”。

      好比我们对父母要恭敬,这是“礼”。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孔子认为,这不是被人逼的,不是因为害怕天上降罪才这么做,而是因为我们内心天生就有对父母尊重的感情,这种感情驱使我们做出各种尊敬父母的“礼”来。

      这个理论的好处是,给“礼制”找到了一个很可靠的论据,让普通百姓也能接受“礼”的观点。

    孔子厉害的另一件事,是把教育推广到普通百姓中。

    其中搞得最好、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孔子的私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没有限制,无论是贵族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找他念书。孔子也不收昂贵的学费,只要学生送一点儿干肉当作拜师礼就可以。

    老子不同,老子关心的是宇宙,他好奇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个人在这宇宙中应该如何生活。老子建立的学派,被称为“道家”。

      要特别注意,老子创立的是“道家”,并不是“道教”。

    “道教”是老子之后好几百年的事了。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张道陵等人综合了道家的理论、民间的方术和神话传说等等内容,创立了道教。因为道教借用了大量“道家”的哲学思想,所以张道陵等人把老子奉为本教的祖师,称老子已经成为了神仙云云。

    老子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叫作“道”。这个“道”不是一个实物,而是超越一切概念、语言和文字,不能用任何语言来形容的。这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道”这个名字是老子为了叙述方便才起的。

      老子认为,世上所有的东西,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个人微尘,都要遵守“道”的规律。

      “道”有点像我们熟悉的物理定律。我们知道,自然规律不是一个实物,但是大到宇宙,小到微尘,都要遵守自然规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原来可以这样学》笔记第九条-国学一点也不神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vt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