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89745/9c34b435fe472c8a.jpg)
01
每年返乡,尘封在这个小城的年少往事,便会浮现在脑海里。
扬州,虽然现在只算个三线小城,却早在公元前486年就已建城,作为扼守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水道要塞,在盛唐时期跻身全国第二大都会,商贾云集,成就了自己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赫赫美名。
若以扬子江路和文昌路为横纵两轴,将老城平分四份,扬州的精彩华章大多集中在东北区块,这里正是我从小到大活动的主战场。
文昌路,东西向横亘全城,沿线古迹不绝,唐木兰院石塔、宋仙鹤寺、明西方寺;明清以后,遗存更多,文昌阁、四方亭、天宁寺、史可法祠墓,不一而足。所以,扬州人说起自己的深厚家世,不免傲气,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我的高中在文昌路上,琼花观对面的小巷里。
文昌路以北,与之平行的是盐阜路,盐阜路以北梅岭路,我的初中所在。梅岭路再往北,邗沟路,我的小学所在。这几条路无一例外向东延伸至京杭运河后,戛然而止。
盐阜路这么多年来模样一直未变。盐阜,即盐运码头,可见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货运要道。扬州因漕运而兴,所以不少盐商富贾在此处修建了私家花园,如瘦西湖(含四个私家园林)、何园、个园等等。
邗沟,是古运河的一条旁支,以黄金闸为隔。因为打造运河风光带的缘故,河道两侧的民居全部拆除,换以绿植亭台。不过一路之隔,河道这侧美轮美奂,马路另侧却仍是数十年前的面貌,只是更显破旧而已。
小学时,邗沟的水还很干净,用水桶就能从河里捞上成群的小金鱼。河岸边长着一种细长的植物,顶部类似毛笔,我会采上一大把拿回家蘸水写字。还有一种散发菠萝香气的野菊花,也是我经常拿来装饰房间的爱物。
邗沟对岸有一个消防队,消防员的训练场地成了野孩子玩闹的好去处,双杠、云梯是必玩项目,尤其云梯,不仅练力量,而且练胆识。喏,女汉子真的不是一天养成的。
02
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放不下那份乡愁。这可不是因为家乡的街道,而是因为那些街道上,我们曾经洒下的欢声笑语,度过的最无忧的时光,以及旧时光里凝望我们的那些人。
我最早的密友是一个名叫杏的女孩。小学时,我还没有零花钱,在小卖部里看到漂亮的练习本,她会一式买上两份,然后分我一本。我实在想不起她其他方面的好,记忆诚实的告诉我,我就是被这些漂亮的作业本收买了。但是,杏,在我转学后没两年就得病死了。
到了新的学校,很快又认识了新的女友。我几乎每天放学后都跟她腻在一起,然后她送我回家,我再送她回家,她再送我回家,天都黑透了两个人也舍不得分开。后来她去了挪威,两人便失去了联系,我现在甚至都记不起她的名字。就光记得她有个弟弟叫大头。因为我们常取笑他“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有雨伞,我有大头”。
小学时代,学习压力不大,家庭作业用课间休息时间就能全部搞定,期中期末考试闭着眼睛就能拿到优秀的分数。所以,放了学,除了玩就是看杂书。
爸爸见我对读书感兴趣,就带我去镇上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于是我用囫囵吞枣式啃掉了不少中外名著。
之所以说看杂书,是因为什么书都看,爸爸的《万山红遍》、《毛主席诗词》之类的不在话下,就连哥哥私藏的《青少年关心的100个问题》之类,也会偸出来看。
当然我也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小学五年级就戴上了近视眼镜。当时还觉得挺骄傲,现在才深感后悔,美貌大打折扣,到了初中,当其他同学陆续在情感上有所斩获的时候,我没有一点建树...
03
初中时代,虽然在学习上不再出类拔萃,但相比于小学的懵懂无知,略微开智的中学毫无疑问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之一。毕竟,那时没有残酷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低头只管读书,抬头只管贪看各种美好人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889745/7191908ab3e96af2.jpg)
记得有次回扬州,陪妈妈散步。路上遇见两个小女孩,她们站在一丛开得热烈的一串红前面。两个小女孩,动作出奇得一致,一只小手轻拔出花心,伸到嘴里啜着,另一只手迫不及待地去拔另一枚花心。
当我经过她们身边,听到稍大的那个在教另外一个小的,“蜜,蜜蜂的蜜”,不禁莞尔。
初中的每个课间十分钟,除了和好友守着教室窗户,等待各自心仪的邻班男生经过时偷望一眼外,便是跑遍校园每个角落寻找一串红的花蜜来吃。
初中得名于附近葬着抗清名将史可法衣冠冢的梅花岭。校园里几个小花园被分别命名为梅园、岭园、中园和学园,以梅园里一串红种植数量最多,而且离教学楼也近,自然成为我们涉足最频繁的地方。
当这里的一串红被彻底清洗后,厕所旁种的一串红也难遭毒嘴,如果看守不严的话,我们还会偷偷潜入学校花房行凶犯事。
一串红甜甜的滋味,忍不住让我想起自己当初暗恋的隔壁班男生。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语文老师,因此两个班经常交换批改语文默写作业。
女生们会特意去交换自己心仪男生的默写本,恰恰我喜欢的那个成绩是出奇的差。而我呢,在别的女生偷偷放水的时候,对他的默写格外严格,使他成为他们班默写得分最低的幕后黑手。
其实,批改默写的人的名字是要签在分数旁边的,即便老师对他分数批改过严而略有微词时,他也是默不作声,更不会来找我清算。想来,还是他懒得跟只丑小鸭有瓜葛的缘故吧。所以,就象一串红,淡淡的甜蜜,初中的暗恋就这样淡淡的结束了。
初中更大的快乐体现在我开始有了一笔稳定的收入,每周家长会发五块钱零花钱,足够让我在放学后去路边大排挡吃碗馄饨、鸭血粉丝汤,还可以订阅我喜欢的少年文艺、幽默大师等杂志。
初中因为是划片入学,所以同学左不过就是住在前后左右临近的几个街区,感情便格外亲厚。死党们都是几十年的交情了,熟悉对方最糗的往事,最邋遢的面目。每次相见,动辄结伴上床下澡堂,百无禁忌。
04
初中毕业后,我以一分之差与鲁迅中学失之交臂,爸爸放弃了给我赞助升学的机会,我的求学生涯自此进入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
“对抗”成为高中三年的主旋律,要对抗自己的平庸,对抗老师对自己的轻视,对抗自己即将成为社会青年的命运。
任何事情,最好的做法是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当我的不聪慧暴露出来后,要逆天资天性而动,可以想象这个过程会有多少痛苦与不快乐。
高中入学后第一次期中考,成绩单上首次出现不及格,简直是五雷轰顶。
学校自是唯升学率论,老师的耐心自是普照升学种子选手的。即便是课堂答疑时间,不少老师也只给成绩好的细细讲解,成绩差的就随便敷衍,有时还讽刺挖苦几句。
第一次期中考的不及格、老师的“另眼相看”、若干次模考的不理想分数都给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得已终日埋身书堆,两耳不闻窗外事。学校旁边的朱自清故居,我三年从其门前过而未入其内。
幸好在中国刻板的教育体制下,只要死记硬背加上重复练习,假以时日,还是可以获得一个好分数的。
当我的成绩有所起色之后,老师开始变得和颜悦色起来,但不变的是还是有个倒霉蛋成为老师挖苦讽刺对象。
有的老师会在正常上课时间抄一黑板题目给学生做,然后带着另外交钱的同学去办公室单独补习。为了保证升学率,有的老师会组织一批重点培养对象放学后开小灶补习。还有个别喜欢体罚学生的老师、个别对女生特别有“兴趣”的老师。这一切,让我整个高中阶段都笼罩在一片黑暗里。
万幸的是,再黑暗的地方,也有光可以透进的裂缝。我是喜欢猎奇的,地理老师就是那道光。
记忆中,高中时代最温暖的场景莫过于,有年秋天,阳光正好,我穿着白色的运动套装,和她课间休息时站在走廊上。我们倚在走廊的围栏上,她微笑着看我说话,一边回答我的问题,一边随意伸手捻去我肩头的落发。
楼下的古银杏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黄灿灿的、沙沙作响,对面的旧房是学校的藏书楼,隔壁不远处的院落是朱自清故居。就在那一刻,眼前的人、事、物都是我发自内心喜爱的,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于是,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她的大学、院系和专业。
我们遇到的每个人、经历的每件事,都在潜移默化的塑造着我们的人生。从我们离开家乡去远方的那刻起,家乡就变成了远方,而生活仍在继续。生命中那些曾经浓墨重彩出现过的人,就如同墨迹一般,也在时间的浸染下,渐渐湮去。-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