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下过好几场雨了,池塘里的水溢了出来,那水从侧面的一个水道流了出去。只要阳光一出来,地面就有了一层热气。举目而望,田野的禾苗一片青绿,它们已站成了少年。
母亲说:“我去碾一箩筐糯谷,后天过端午节了,要包粽子的哦”。一年中的节气就母亲记得非常清楚而准确,并且总是由母亲提到,就像她记得我们的生日一样。
糯谷很快碾好了。母亲就用米筛过了两遍。第二天,母亲将去年秋天从田埂上收来的花豆掺进糯米里,用木桶提着米去井边淘米。井边有好多人,都是村里的女人,都在淘米。
“二婶子,做粽子呀,做这么多?”
“是哩,细伢子喜欢吃”,母亲一边淘米一边开心地说。
那糯米被母亲用井水泡了将近一个上午。下午就开始包粽子。母亲将糯米再次与花豆拌匀,倒进一个木盆里,用手熟练地卷起一片粽叶,用调羹往卷拢的粽叶中间放糯米,再用一根筷子进一步插实。包粽子的线是用棕树的叶子撕成的细线,母亲就侧着头用牙轻轻咬住线的一端,一头用手拉紧。我用手摸了一下,每个粽子都精致扎实着呢!
母亲包出来的粽子是三角形的,长长的,棱角分明,大小均匀,像艺术品一样。我和弟弟认为母亲做的粽子是村里做的最好看的!我和弟弟围在母亲的旁边,静静地看母亲包粽子。母亲看着我们那种想吃的模样笑着说,“快啦快啦,包好了就煮,放了花豆的粽子要久煮一下才出味哩”
听到这里,我和弟弟赶紧到阶级上去搬柴。
直至听见包好的粽子“哗啦啦”倒进灶上那口最大的锅子里。我和弟弟守在灶口一个劲地往灶膛里加柴。
一种特殊的香气从锅的四周冒出,那是高温下的锅中糯米与花豆的香气,一种属于端午节气的味道在我的灶屋里弥漫开来。嗯,是的,端午节呢!
终于,粽子熟了,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入口,香气四溢,真好吃!端午节那天的窗外,阳光照在屋檐上的青瓦上,此刻正是初夏最美丽的时候,夏天的乐章正在有序地奏响。
最开心的是母亲将粽子捆成10个一吊,让我拿着一吊粽子送给村里四爷爷吃。10个粽子拿在手里像风铃,一直香到四爷的门口。
那时候家里没有冰箱。母亲说,粽子还是要放在煮粽子的水里养着,这样会放得久一点。
每年都有一个端午节,每次的粽子都是母亲包的。花豆加糯米,味道总是那样的好。
一晃五年过去了,母亲离开我们也已经五年。自然,我再没有吃过母亲包的粽子了。
当然,我在城里也是吃粽子的,但从来没有自己动手包过粽子。你看,超市里的品牌应有尽有,包装精美华贵,蜜枣的、咸鸭蛋的、腊肉的甚至还有海参鲍鱼的,各种味道完全可以满足城里人挑剔的胃口。
到了过节的当天,也会想一下细时候的每一个端午节。还有母亲包的粽子。
夜里接到弟弟用手机从老家打来的电话,弟弟说,哥,明天就端午节了,家里碾了一箩筐糯谷,做了粽子,是放了花豆的……
(图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