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这种对自我的无知,最常体现的地方在哪儿呢?
第一个方向叫作虚假的独特性。就是我们特别容易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当然你说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你如果非得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绝大多数人强很多,这就很有可能会跌入虚假的独特性。
虚假的独特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个叫作可控性的方面。
你会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人们对于有一点点可控性因素的东西,都会过度自信;但是对于没有可控性的部分,人们就不自信。
比如有一个很聪明的物理学家在网上发表言论,讲了一大堆东西,人们不会批评他的聪慧、创造力、活力等方面,因为这部分他们自己做不到。
人们一定是在礼貌、立场、合作精神等方面批评他,说他有问题。就是我们在合作精神、是否礼貌、自律性这些事上更有优越感,因为我们有可控性,我们觉得“我再糟糕,至少还能够做到自律”,所以我们就会有优越感。
但是如果让这些人跟这个物理学家比一下聪明,他会说“那我不比”。在聪慧这些不可控的层面,他是没有优越感的。
在可控的时候,我们会表现得更乐观;在失控的时候,就是在你没法控制的这些领域里,我们会表现得不乐观。
这就会导致我们对他人看法有误,比如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现象,叫巴纳姆效应。休·杰克曼演过一个电影,是从巴纳姆的传记改编的,叫《马戏之王》。巴纳姆在历史上是存在的,他成立了马戏团,表演魔术,欺骗了很多的人。巴纳姆效应就是说,每分钟都会有一个(上当受骗的)傻瓜诞生。
为什么人们那么容易受骗?这个作者在书里演示了一段,说:“我讲一段话来形容你。你既然都读了我这本书,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做了系统的调查,每一个买这本书的人的性格,我们都分析得非常清楚。”然后他就讲了一大段的话。
如果你没有做过足够的心理建设的话,你会觉得这一大段话说的就是你。
“你是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快乐,但是内心很忧郁的人。你有时候觉得自己非常果敢,能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有时候又会为一件事情犹豫很久。你总是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过善良,太过宅心仁厚。”很多人会觉得“对呀,就是我”,他会对号入座,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