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脾气,是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他想告诉父母三句潜台词。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发脾气的小孩,也许能够更快找回理智和冷静,更加平和地应对孩子身上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58657/9f8bc46a61e0277c.jpeg)
“发脾气,是因为我觉得很挫败”
人们总是在经受挫败的时候,格外容易发脾气。
大多数情况下,成年人的理智会拉住情绪这条线,抑制冲动,不让它失控。
孩子完全不一样,孩子情绪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至成年也不见得能够完全控制好情绪。孩子的情绪发展与大脑的前额叶有关,而前额叶要到20岁左右才完全成熟。
所以孩子们调节挫败感的能力十分有限,他们的失控表现也会更多。
“孩子自己真的很想做好每件事,而他的挑战性行为只不过反映了自身的一种发展延迟,一种在掌握灵活性和挫败忍耐力方面的学习障碍。”
也就是说,孩子发脾气,并不是像父母所想那样:任性、不服管、博取关注、挑战父母权威......
而是他们暂时没有能力应对眼前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他并不知道如何解决,挫败感对他来说还太陌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爱发脾气的孩子,内心也有着深深的“无能为力”。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个暴脾气小孩,我们需要告诉自己:
这孩子不是不懂事,而是他的情绪能力没跟上来,我们的呵斥只能“火上浇油”,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发脾气,是因为我无法说清楚问题”
为什么孩子发脾气让大人感到十分头疼?
因为我们很难从孩子每一次闹情绪中,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一个只会哇哇大哭、油盐不进的熊孩子。
孩子们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没跟上来,尤其是还没掌握那些表达自身情感的基本词汇,所以他很难有条理地解释自己的情绪和问题。
有苦难言,最后,他们只能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令人遗憾的是,父母常常会否定或误解孩子的行为,进一步激化了孩子的挫败感。
有的父母常跟我们说:“我的孩子明明做错了事情,他倒反过来冲我们发脾气,火气大得不得了!”
实际上,像这样的小孩,并不是真的性格太差,有时是因为害怕被父母批评,有时候是感到羞耻,这种脾气是对自己产生的羞愧情绪。
但他表达不了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只能由着父母去误解,不像我们大人在遭遇挫折时,可以借助语言来解决问题。
语言发展是影响情绪能力的重要因素。
所以遇到孩子乱发脾气的时候,就把这当成孩子很难用有条理的方式说清自己的问题,你也就不容易跟着生气。
“发脾气,是因为我很无助”
心理学中有句话:当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是对感到无助或无力的情境做出的反应,是对周围人发出的变相求助信号,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孩子闹情绪,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压,实际上是在向最亲的人求助:
我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帮我。
他感到了无助,他希望争取自主和自尊,愤怒反而是他脆弱的表现。
这些发着脾气、不太可爱的孩子,都有着隐藏需求,他在期待大人的理解和帮助。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一句不痛不痒地“有什么啊”,而是“我理解你,我来帮助你。”
孩子的脾气,一般都属于“窝里横”,也就是说,其实孩子不怎么在外人面前撒泼,这代表着一种信任,而这种信任可以很好地让我们帮助孩子。
将孩子发脾气看成他需要帮助,你才不会变成孩子的“敌人”,两败俱伤。
如何应对孩子的暴脾气?
我们很容易把孩子的脾气当成是对大人的挑战,一旦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耐烦可能就少了很多。
那么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平静下来呢?
首先是理解。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一生中也有很多次情绪失控的时刻,坦诚来讲,我们不见得处理得有多好,更何况孩子呢?
所以孩子陷入情绪里很正常,父母大可不必受孩子影响而觉得烦躁。
最简单的方法是蹲下去,给情绪崩溃的孩子一个拥抱。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
完整地经历过脾气的“起和灭”,孩子才能更好地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再或者,不要做任何评价,只是重复孩子的话。
用孩子听懂的语言描述他的感受,再来观察孩子的反应。
这种看似无用的重复,其实比一句“别哭了”有效得多,因为孩子接受到信息叫做“妈妈懂我”,不仅能有效减轻他的沮丧,还能让孩子敞开心扉。
其次,接纳孩子的脾气,不代表全盘接受孩子的行为。
有的孩子发脾气时,闹出来的动静很大,不仅是哭,还有摔东西、打人甚至伤害自己。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先进行干预和制止,抱着孩子到角落,陪着他冷静下来,最后再来教育。
我们真正需要表达的态度是:你可以悲伤、愤怒、害怕.....这些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有问题的是行为。
这一步需要长期的引导,教孩子用合理用语言和行为去表达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