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说对话

小说对话

作者: 匀尔 | 来源:发表于2023-03-18 23:30 被阅读0次

写了一篇小小说,发给一位文学朋友看。他说《镜片》的句子有很准确的定词。事故,巧合,围绕镜片前后的串联,很有韵味。

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小短篇写的不是很自然。

他说:我记得谁说过,我手写我心,或我手写我事,言之有物。

他说的或是引用的这句,正是指出了小说“写什么”和“怎么写”。

其实我大多都是写实,但是写实中往往加进去感性的东西。有时还会写得如梦如幻。也许别人读不懂了。

但是小说一定要别人读得懂吗?

我想把小说写成诗体小说,但反过来看,有时候还不如写几行叙事诗来劲。

最近又读了几篇外国小说,研究了小说的开头,觉得如何写好小说的开头很关键。是如何能让读者感兴趣读下去。

如果因为一个随意的烂开头,而让读者只是一眼扫过,没了兴趣,那等于是作者为读者关闭了窗户。

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中,谁也不会耐着性子去读废话。除非你的小说真的写得好,从开始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而开始的特写,是要留一些伏笔,想让读者继续读下去。好的小说开头,并不需要华丽优美的语言,而是一种多棱镜多层次立体感的融合的简化形式。 也许一切都归结于一个简单,才更有意义。

看似一句平常之语,但是却使文字的开头有了一种稳定的感觉。好比武林中高手过招,出手就是一个最简单的起势,看似平凡却暗藏玄机。

也许我这样打比方并不恰当。文学毕竟不是武侠,文学社会比武侠江湖更繁杂乱象。文学没有“武林盟主”,但文学本身也有它的约束性、自律性和规则。

因为表达的是思想,是思想,就必须有一个衡量的标尺。虽然它有一定的准行和社会价值。但这一准行,正在“文学的规范”中,逐渐丧失了文学原有的精神和艺术自由性,文学正在走向读不懂,游戏化,规范化。

读不懂是因为作者规避了一些写作的自由属性,进而走一条读者读不懂的“自由我之路”。

游戏化是因为第三条路,可以幻想,可以穿越,可以科普。而规范化就是体制文学。它正在继承和发扬着“文学精神”,而没了思想和灵魂。

竟然从谈写小说开始又扯远了。

小说有小说的准则。小说主要是以叙事来完成,其中也离不开描写,小说也不尽只有一种逻辑,要么写现实要么非现实。但两种之间常常会相互交替,互为偶然或必然。除非虚构小说外,虚构的小说看上去往往比非虚构更合理。那是作者赋予了虚构的现实,假说存在的合理性。

如哲学家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那么从一体的角度来看,小说可能并不存在现实或非现实的创作,而是创作就包含了现实和非现实。

小说在形成的过程是虚幻的,但完成后是真实的。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是真实的,而在作品完成之后,他是“虚幻”的,而他的作品,却成了真实性。

因此《镜片》在写作前是[现实+虚构],在写作完成时它却变得真实,而作者“我”,反而倒觉得自己处在了某种“虚幻”中。

但是惦记开头的叙述描写,怎样才能更吸引读者,我不得不又重返现实,将“虚幻”还原真实。这也许就是小说虚实一体的最好体现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说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wme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