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呼吸吗?
如果——
控制了你的呼吸,就控制了你的身体;
控制了你的呼吸,就控制了你的心灵;
控制了你的呼吸,就控制了你的命运!
2004年跟随王健老师,进行第一次禅坐训练,也开始了我的第一种修行方法——安那般那观息法的训练。
以下转述王健老师所教之方法:
安那般那法门益处所在:
1 、方便:任何人、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实践安那般那法门,以获得身心静定的利益。
2 、简易:方法简单,无需其他更多、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与条件。
3 、全面:于身心疾病、亏损的修复、补充功效快速、全面。深契道家“一息尚存,皆可复命之旨”。
4 、圆顿:“顿”― 入禅定迅速;圆― 初学方便至究竟解脱,一法皆可贯之。
次第方法
一、观息:观照完整的呼吸过程― 呼一止一吸一止。
1 、将注意力放在鼻孔处(非某一点,而是气息进出时的感觉或触觉),感觉、感受、体察、体会、观照呼吸在鼻孔处的进出,勿分析,勿评判,勿思理,勿联想…… 停止一切用心,“只是”呼吸。
2 、也可将注意力放在腹部,但不是腹部的某一点,而是腹部随着呼吸而自然形成的张缩起伏感上,以此作为注意力集中的一个目标。
3 、也可将注意力放在全身。随着你鼻孔气息的进出,全身都会随之而有一种张缩、起伏的感觉。你越是平静.越是放松,越能清晰地感受到全身这种随着呼吸而来的起伏感。把你观注鼻端或腹部的注意力移向全身这个起伏感上,去体察、感受。也即是说,将观注力从鼻端或腹部这个比较小的目标上移向全身呼吸带来的张缩起伏感这种比较大的目标上,去体会这种随呼吸而来的全身的张缩感,而不要去执着于身体某个具体的局部的状态。不仅体会身体上下各部位随呼吸而来的波及、辐射感.而且还要体会从内向外的这种波及辐射感,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一粒石子所带来的涟漪一般,不断波及整个湖面。
说“观照”呼吸,容易使初学者在练习中“用意”太重,产生“紧”的感觉。此阶段练习,用“心息想依”, “心息相随”来表达似乎更加贴切。意即,让注意力跟随着呼吸,随顺着呼吸,注意力与呼吸相互依存,相互依恋,浑然一体,不要形成二元的―— 观照者与被观照者的抗争、对立或冲突。
二、观照“呼气”的过程。
随着练习的深入,此阶段,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呼气过程的体会上,体会呼气带来的身心更深层的放松与平静。因为呼气有助于身心深层的紧张、焦虑、疲惫、压力的释放。
三、观照呼气之后,吸气之前的“止息”状态,即不呼也不吸的状态。
随着前面静坐练习的深入,现在呼吸逐渐平缓,呼气与吸气之间的间隙停顿较长,所以,比较容易让注意力能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止息”(不呼不吸)的目标去观照。
此阶段,与其说是“观照”,不如说是将注意力放在其中,与之合一,安顿在其中,或是说融入其中。后面谈到“观照”的地方,都如此去体会。有一个口诀——“歇”字诀,意即将注意力轻松不费力地“歇”在这个状态中。
四、观照心灵的空境。
随着前面的练习更加深入,你会发现,在呼气以及呼气结束而吸气尚未开始之时,你的内心是洞然无物、心空如洗的,是一念不生、纤尘不染的。同时又是了了分明,清清醒醒的通过每次呼气及呼气后的止息去体会并熟悉这种内心的空灵状态。当你对这种空灵的心态越来越熟悉,而这种“空”境也越来越稳定之后,就将你的观注力完全安住于这个“空”境界当中,而不要再执着于对呼吸或是止息的观照了。
五、观照观照者:
当你能够清晰、稳定地安住于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的心灵“空”境之时,细细体会,此刻,你不是还有一个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正一念不生的一个“知”者,正“知道”着这个“空”境吗?好,体会那个“知”。
无论是入世成就事业也好,出世成佛修道也罢。具有定力都是基本功了。定力的训练不妨就从观呼吸开始!
在道家的修炼中,亦很多是从呼吸法门入手,阴符经上讲——“禽之制在气”。就是说练功者妄念纷纷,思想不能专一,是因为你的气在散乱,气乱则心乱。所以修习定力主张先练气,修习者用守住呼吸,把呼吸调顺了,心自然就不会再散乱。道家还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万气本根”。从这句话中就能看出气的重要性,任何人无论体格多健壮,体内的气息若不调顺,即是大病来临。可以说,在身心的配合下,气息能够发生万种变化。
在此分享佛陀于《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原文。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前往森林,往树下,往空闲处。结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于业处。彼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入息长时,彼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彼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彼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彼知:『我出息短』。『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觉知息之全身而出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入息』,彼如此修行;『我静止息之身行而出息』,彼如此修行。」
训练入世、出世的定力,及为了身心的健康,从安般观息法训练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