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可以选择针对性提问,快速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针对性提问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一控制速度
针对性提问,通常1~2分钟较好。针对性提问,主要的作用就是通过选取学生样本,了解全班学习掌握情况。那这类问题不能时间过长或者打乱教学进程,所以这类提问的分钟应较短。
二提前准备好问题
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有助于教师快速发问,节省时间同时也能获取学生掌握的相关有效信息。
通过提前准备好问题,有助于教师事后反思。比如改进措辞,提问效果,提问技能,思考是否达到预期,错误应对措施,预想答案的偏差,也能更有效的把握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学生容易出现哪些错误)。
三有策略的选择提问对象
提问对象可采取5个法。两个中等水平的学生,两个花费时间较长才能掌握知识的学生,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通过班级各个层次的样本,可以大致了解全班同学的掌握情况。
四冷不防提问
提问不能只提问,愿意举手的同学他们更可能知道答案。只提问愿意举手的同学,可能会给学习不主动,相对自卑的同学释放一个信号,课堂上你们不是主人,你们可以懈怠。所以老师要选择不愿意主动的学生,冷不丁的提问。并使之成为常态。
五追踪信息
把预设的问题,学生课堂给予的答案看成一组数据,思考学生答对或答回答差强人意的比例是多少?为何学生会出现错误答案?学生理解的误区是什么?并把它整理成反思。
注意问题
同时教学中提问要避免一个常见问题,通过是否的问题了解,学生是否明白。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听见有老师说:**知识,你听懂了吗?**知识点你明白了吗?
无论学生是否听明白,都会趋于集体环境默不作声,甚至有的同学自以为懂了。
这样的提问方式就不高效,并无意义。那么是否课堂中就不可以使用这类提问呢?也不是,如果你想自然转折的话,可以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