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支玉恒老师《科里亚的木匣》教学实录,学习支玉恒老师怎样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再说说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安排课堂提问的?
学习了支老师《科里亚的木匣》教学实录,认真分析了本次研讨的话题,提炼出了两个关键词:课堂提问和教学实践。支老师在《小学教学设计》上发表的《“问答式”必须改革》中改革“问答式”教学的实践探索,主要做法式“争取不问,设法替代”“尽量少问,精心设计”“放弃专利,启发质疑”。
支老师在这一课中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解决的,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去感悟、去体味。简单谈一下我的思考:
一、自读自说——巧妙问
“我不提什么问题,你自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是上课伊始,支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后说的话。字面意思看似是没有问题,实质上是在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水平。并且能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为下面的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关键之处是在这一环节,支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不断深挖,让学生了解到的片面知识更全面。例如:你怎么知道它不是我们国家的事;这次读完你要告诉我:课文先写科里亚干什么,又写科里亚干什么,还写科里亚干什么。
二、边读边演——启发问
“但不管你怎么研究,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是再读课文时,支老师启发学生通过表演读课文,并提示他们由小组共同完成,一个人表演,其他人当导演,用全组人的智慧一起研究。支老师问到“最重要的是研究什么呢?”也就是在启发学生回到文本把课文读好、读懂。课堂上的表演并非流于形式,而是把表演作为一种理解和感悟的手段。有自创内容、有讨论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部分最后展示的一组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了分角色朗读,支老师及时给予肯定,顺势提出:我觉得你们应该知道主要讲的是什么了吧?
三、有思有悟——拓展问
“但我有点儿想不通,既然周围一切在变化,那么我们讲课的这间屋子里,从讲课开始到现在起了什么变化呢?”
支老师的课堂,在结尾处总是会有更高层次的升华,在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总结“周围一切在变化”时,支老师又将课堂和文本拉回到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处境中,去探索、去交流,学生的回答让人惊喜万分。更是在自读自悟中明白: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
关于我的课堂提问,也一直在探索实践中,分享之前执教的一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共勉: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提问的策略单元。前一天的预习任务加了一项:写出自己提出的三个问题。学生将自己设计的问题带到课堂。在小组内互相碰撞,列出问题清单。
课堂教学片段:
我的问题是:在课文第11自然段中,最后一粒豆子都被青苔包裹着成了囚犯了,为什么还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第三组小鑫提问)
解疑释惑一:我觉得是因为最后一粒豆子满不在乎的样子。
解疑释惑二:我认为最后一粒豆子是一种乐观的心态,感觉自己放到哪里都可以。(这种状态你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吗?)
“随遇而安”
真好,自己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的感觉还不错吧?从最后一粒豆子的态度和说话的语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它不像其他四粒豆子那样,它是一粒乐观的,随遇而安的豆子。
小鑫的这个问题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而提的还是针对全文呢?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这样的引导给予孩子心里一个定位,提问题可以就某一部分而提,也可以就全文而提。这也是课后要求孩子们学会辨别的一种方法。
就着小鑫的这个问题的结束,我马上就着“囚犯”有了这样的提问:
小鑫说到最后一粒豌豆被青苔包裹着,像一个“囚犯”,李丹老师想知道,如此“一个囚犯”,为什么却长得很好呢?
这个问题是课后一个重要点,此处就着小鑫的问题,顺势抛出,自然衔接,深度挖掘。
解疑释惑一:因为豌豆正好被青苔包裹着,他所处的环境适合他生长。
解疑释惑二:老师我觉得他说的不够完整。我读了课文以后,我认为被青苔包裹着的豌豆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被青苔包裹着都能长得很好,而且还开出了小花,它真的了不起。所以说它长得很好。(小魏同学回答)
小魏,感谢你的思考,给同学带来不少惊喜。你把文章读到了心里。我们再试想一下:这粒豌豆给小女孩带来改变了吗?或许“它长得很好”还有这层意思呢……
无论是学习于老师的课例还是支老师的课例,我要努力提升自己研读课堂细节的能力,从新课标出发,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来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