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相继去某雅平台听了“蔡垒磊”老师的两本书,一本是《上行》,另外一本是《认知突围》!这两本书都是老师卖的比较好的书。
而我也是通过齐老师推荐才知道的,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这个蔡老师。这两本书都是用比较不同角度谈个人成长方面的书籍。
《认知突围》刚刚才听,好像听的有点不太明白,可能还是没有集中精神去听,我都是一边做家务、做饭的时候去听,所以有时候听的也是断断续续的。
确实很多人的不同都是源于认知的不同,认知不同所以导致很大一部分不相信老师说的内容,可能源于是教育背景、生存环境、关注内容不同导致的。
但是《上行》这本书我可以听的懂,而且也比较喜欢,打算买本纸质书再仔细去读读,这本书的对于我的诱惑力相对《认知突围》就比较大。
可能两本书针对的人群和内容也都不同,但是都值得大家去听听。
相继在某雅平台上听了几本书以后,发现好像听书的时候真的有效的能帮助我们能筛选自己喜欢的书籍。
就像之前听了几段《百年孤独》,我发现我真的听不进去,听的内容稀里糊涂的,但是又有很多人都推荐这本书真的值得去读,所以我也才点击选择去听。
可是到最后才发现我有些听不明白呀,是不是像这样外国文学自己还接受不了,太深奥了?还是这本书应该更集中精力、深入的慢慢去读呢?
所以后来我也不去听这本书了,虽然很多人推荐去读,也经常在某博上看到有人推荐这本书里的金句。
但我依然不想去听,如果以后有机会在去图书馆去借这本书来读一读。我觉得如果买的话怕自己读不进去,如果那样的话就有些浪费书籍了。
有时候如果想读哪些书或者想买哪本书可以去各个平台上去搜索下有没有有声书,有的话可以先去听几段,看看自己是否听的懂、或者是否感兴趣在决定买不买。
我想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减少自己买来的书而又不喜欢读的尴尬情况,也许有些书确实适合收藏的,但也要适可而止,不能浪费纸张、浪费书籍。
在比如说之前我在某雅平台上听了《活着》和《平凡的世界》。虽然我已经听完了,但我还是想把这2套书买到家里,收藏也好、以后在重新读一读也罢,如果可以还能留给长大了的孩子去读,我想这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我不能留给孩子财富,那就留给她一些经典的书籍,如果我不能教会她很多人生道理,那就让这些经典书籍教会她人生应该怎么过。
世上那么多书籍,总会有她喜欢的,世上那么多比我聪明的人,我不会的,就让那些年老的智者教会她。
感谢这个时代,可以让我们找到很多可以学习的资源,免费的内容我们都学不过来,更别说那么多付费知识。
永不停止学习、思考,这大概就是这个时代教会我们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