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关于薛宝钗的争论从来不少,她既是内心清寂的逸士高人,又是八面玲珑的知心姐姐。一方面在长辈跟前罕言寡语,藏愚守拙;一方面在平辈面前展露才学,好为人师。她能够借螃蟹咏讽刺处心钻营的人,也会见缝插针地劝勉宝玉用心于仕途经济。
她游走在守拙与取巧的两端,在现实务实与理想超凡间穿梭,让人捉摸不透,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矛盾感,完全符合作者正邪两赋的人物立体描写手法。
但当我们跳出读者视角,剖析宝钗的出身背景及生活环境时,我们还是能窥探出她行为背后的思想逻辑。
拆解:这篇书评主要是分析薛宝钗的性格特征,开头主要是评论为主,对薛宝钗的争论从来都不少,既是.....,又是.....,一方面.....,一方面.....。她能够借.....,也会见缝插针.....
薛宝钗的性格塑造完全符合作者正邪两赋的人物立体描写手法。
剖析宝钗出身背景及生活环境时,分析她行为背后的思想逻辑,开头最后一行是全文的逻辑主线。
金陵薛家虽为四大家族之一,但明显在薛公去世后,家中再无出仕之官,社会阶层下滑严重,面临着即将从士族阶层完全沦为商贾阶层的地位危机。
而更让薛家雪上加霜的是,薛蟠与冯渊争夺香菱,背上了人命官司,虽然在贾府的斡旋下薛蟠侥幸活命,但已经是籍没除名的“死人”了。
薛宝钗的生活环境每况愈下,从昔日的仕宦官家小姐逐渐变成了商家小姐,只是从小接受的教育又让她保留了士族小姐的自尊与矜贵。
命运的残酷在于,早慧的宝钗认识到了生活的无奈,还要面对柔慈无能的母亲与惹是生非的兄弟,种种不幸斩断了宝钗入宫的青云路,留给她的只有与官宦子弟联姻,促成金玉良缘,这一种选择。
面对薛家严重滑坡的境况,四大家族中蒸蒸日上的舅家王府对此不闻不问,薛家只能依傍江河日下贾府。
于是在贾府中上下沟通,展示良好的贵族教养和品行,就成了宝钗扭转命运的唯一机会。此时在贾府长辈中藏愚守拙就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在广泛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宝钗在大人面前保守低调,端方持重,礼仪周全,以女红为重。完全契合长辈审美,让大家挑不出错来。这就是守拙之功。
在平辈面前,宝姐姐就活跃多了,她帮助史湘云筹办螃蟹宴哄长辈高兴,事无巨细地指点惜春使用多种作画工具,劝慰帮助多愁善感的黛玉,协理大观园主张放权施惠,虽则有爱兜揽事务、四处收买人心之嫌。但平心而论,她并未从中谋夺具体的好处,只是为了向众人证明两点。
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薛家并非傍人篱下的附庸,有经济实力能够自给自足,还有余力对他人施以援手,对贾府乃至寄居在此的亲朋都是一视同仁。
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众人证明,她是精心教养出来的贵族少女,具备打理家族庶务、周旋迎待、和睦上下的能力,是契合儒家女德理想的闺中典范,其背后的目的是维护薛家的体面,标榜自己的婚姻价值。
宝钗“取巧”与“守拙”的行为明面上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贵族小姐的联姻价值,以挽救家族的颓势。实则体现了一种“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文化背景和处世哲学。
拆解:薛宝钗所处的家庭背景,父亲早逝后,薛家的社会阶层下滑严重。母亲柔弱无能,哥哥惹是生非,薛宝钗只能选择与官宦子弟联姻。
为了促进金玉良姻,薛宝钗需要展示自己良好的贵族教养和品行。
在长辈面前,做到藏愚守拙,但是在平辈面前则活跃多了。一方面是为了证明薛家并非傍人篱下的附庸,另一方面也为了向众人证明她是精心教养出来的贵族少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