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劳动教育原则

劳动教育原则

作者: 吉林付巍巍 | 来源:发表于2022-05-12 17:00 被阅读0次

劳动教育的意义:是体美劳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成为他们的重要兴趣之一。从小就要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兴趣和热情。

劳动教育工作方面需要遵守的原则:

1.劳动教育与全面发展(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相结合。劳动素养的实质,包括劳动活动在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劳动创造中的充实的智力内容、丰富的道德意义和明确的公民目的性。

2.劳动中个性的发挥、显现和发展。

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能领悟到劳动能使他的自然天赋更全面、更明显的发挥出来,劳动会带给他精神创造的幸福。

3.劳动的崇高道德性及其明确的公益目的性

我们要力求让那种要为社会带来利益的愿望激励学生去劳动。孩子们积极参加创造全民财富的活动中(提高土壤肥力,栽培后田林,参加经济和文化生活设施的建设)。引导孩子们在童年和少年期就开始关心社会的利益,并培养一种义务感和荣誉感。他们会非常关注社会财产。

不要过早的让孩子去参加有偿的劳动,这可能培养出自私贪婪的恶习。一个学生在用自己劳动挣得第一次工资之前,应该大量经历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而无报酬劳动的精神体验。学生集体劳动报酬的收入都按本集体的意愿用来满足集体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应该在孩子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向他们揭示生活中最崇高的美,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服务。实践证明,一个人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为社会的无偿劳动中付出的力量越多,他就会越会关心看来似乎与他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

劳动的崇高道德意义还在于 一个人能在劳动的物质成果中体现他的智慧、技能、对事业的无私热爱和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同志的意愿。孩子在劳动中能体验到,感觉到自己的荣誉自尊,能为自己的成果而自豪。

4.尽早参加生产劳动。

我们要竭力使劳动在幼年时期就进入儿童的精神生活。让他们感受到没有劳动就不可能生活,劳动能带来快乐,能充实精神生活。我们从周围的劳动过程中,找到某些东西来具体而又清晰易懂地向孩子们揭示劳动的社会意义和创造意义。

农业生产中的绝大多数劳动都可以变为纯粹儿童式的劳动活动。

早让儿童借助机器和机械加工各种材料是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做法,这就是劳动教育的一个方面。

5.劳动的多样性。

孩子具有一种特殊的天性,就是总希望把两三种操作方式和工作技巧不同而且各具不同特点的劳动活动互相变换、交替和结合着进行。孩子们可以从活动的多样化中,从事的新奇中得到满足。

每个学生又能从从事的两种或三种劳动中获得各自不同的技能和技巧。

孩子们在少年和青年早期的劳动越多样化,他们进入青年期,选择专业的自觉程度就越高,他们个人倾向也就越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6.劳动的经常性和连续性。

切不可把劳动集中起来,只有经常不断地劳动才能丰富精神生活。只有当孩子从事那种必须经常对他进行思考和操心的的劳动时,劳动活动的创造性制才会在他面前展现出来。

7.儿童劳动中要带有成年人生产劳动的特征。

而孩子们的劳动必须与成年人生产劳动有尽可能多的共同因素。孩子们的劳动越接近于成人的劳动,其教育意义意义就越大。我们不应该妨碍孩子们发展,他们应该尽可能早些使用成人使用的劳动工具。

8.使劳动具有创造性并且手脑并用。

在劳动中掌握技能,进行实验研究和运用科学资料,孩子把这一切都作为精神品格来认识和感受。农业劳动中要加上创意,让孩子为了实现这些创意去积极思考,去观察,去研究自然现象。

9.劳动活动内容、技能和技巧的衔接。

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青少年时期,他们会更加全面的掌握和运用。这种技能的培养不是职业化的,也不是专业化的,而是在劳动中不断磨练养成的。

10.生产劳动的普遍性。

每一个人都必须在青少年时期参加生产劳动。那种体力劳动,不吸引人的苦活都必须参与。集体劳动有一种磅礴的气势。

11.劳动活动的量力性。

儿童劳动的适度,不光决定于负担量要符合孩子的体力,而且还决定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恰当交替,以及劳动活动种类的多样性。

农业劳动和技术劳动交替进行。那种在单一情况下会使孩子无法胜任或疲惫不堪的劳动,在这种交替下会变为力所能及的了。

孩子们的劳动是基于一种有趣的计划连续进行时,他们的力量和能力会大大增加。

孩子们的任何一次体力劳动,都应当同他的整个精神生活密切联系起起来。

12.劳动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的结合。

人的生活应该接触文化珍品和精神财富,即享受文学,音乐,绘画,运动,故土的旅游之乐时,劳动的快乐才能在他面前展现出来。这些精神财富充实了人的心灵,也使他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创造之乐,建设之乐。

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早期,在他的理智和心灵面前展现的文化源泉越多,劳动就越能使人高尚。

劳动教育的成功要靠以恰当的方式配备物质基础,靠给孩子们恰当的确定劳动项目同时,也要靠教育上合理的教育工作的形式和方法。

相关文章

  • 劳动教育原则

    劳动教育的意义:是体美劳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标准。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

  • 劳动教育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任务就是让劳动渗入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入集体生活中去,使得对劳动的热爱在少...

  • 20220513遵循劳动教育原则

    遵循劳动教育原则 副标题: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第六章《劳动教育》初读摘要 今天读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夫雷什...

  • 28220514重视劳动教育

    重视劳动教育 做好劳动教育 ——学习两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一、什么是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

  • 2021-11-15

    闻裕顺幼儿园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

  • 德国劳动教育(2)

    德国各州劳动教育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如下为德国劳动教育课程相关信息。 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主要内容...

  • 劳动教育的原则 (梳理版)

    我们的教育任务是把劳动渗透到我们所教育的人的精神生活中去渗透到集体活动中去,是对劳动的热爱,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

  • 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一、 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劳动教育在现在的学生在越来越少,与我们那个...

  • 2019年教育系统管理干部业务培育

    劳动教育

  • 劳动最光荣

    为了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彰显劳动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劳动教育原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as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