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音乐的人看《爆裂鼓手》,看到的是音乐天才的实现。
有梦想的人看《爆裂鼓手》,只有一个体会:努力,不要停下来,就能到达。
《爆裂鼓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双打鼓的手,一直在敲打着鼓面,坚持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松懈下来,并且努力保持节奏,直到血流出来也不停止,直到得到认可,直到完美结束演出。
观影之余,趁着热情澎湃之际,给影片打了5颗星,但冷静下来发现,不得不承认地是,影片所表现的价值观、成才路其实是片面的,有误导人的嫌疑,因此只能打4颗星。
打击是力量,鼓励是温床?
《爆裂鼓手》,打击的不仅是鼓面,也是乐手的精神。
对于魔鬼导师弗莱彻而言,打击是力量,是逼迫乐手突破极限,是成才必需的磨炼,而鼓励则是温室,是阻止人继续努力的危害性行为。
弗莱彻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打压,比中国传统的棍棒教育有过之而不及。
事实上,弗莱彻确实成功了,成功的培养出了一个优秀的乐手安德鲁,也逼退了更多被其击垮的乐手。同时,造成了主角安德鲁的性格扭曲。
这种结果是我们最终想要的吗?相较于成才,性格是可以用来牺牲的吧?
也许,正是因为成才之路的不平坦,需要异于常人的毅力,需要百折不饶的精神,才使得打击这种人造的磨炼显得野蛮却又魅力非凡。
但反过来,打击又何尝不会摧毁人?鼓励又何尝不是一种力量?
鼓励与打击都有可能摧毁人,也都有可能成为力量,顺风飞翔与逆风飞翔都是飞翔。
哈佛大学的《哈弗幸福课》与积极心理学同样能予人以力量,在疯狂追求成功的时候,不要忘了幸福也是我们人生的终极追求。
人生并不是只有成功学
要论成才,如今已经是一个相对多元化的时代了,KOL,段子手,主播,网红,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每个人都有适合他的道路。
人生,除了成才,还有很多其他的追求与选择,是要成功还是要快乐,每个人都需要跟着他的心走,平凡也是一种人生。不然,路遥也不会写《平凡的世界》里的芸芸众生,朴树也不会唱感动众人的《平凡之路》。
人生并不是“应该是什么”,而是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本心和初心是什么,这些决定了我们最终抵达的地方在哪里。
所谓的成功的设定,不存在的。
方向永远比努力重要
有人善于做决定不善于坚持,就有人善于坚持不善于做决定,而生活里经常会走错方向,是需要放弃的,有时候不放弃才是死路。
当你确定了方向之后,就要下死功夫地去努力,但是也不要忘了,方向永远都比努力重要,要记得时常抬头看看方向是不是需要作出调整。
方向明确之后,就努力地往前走吧。
努力一定会有收获
对于《爆裂鼓手》所体现的价值观,我只能认可影片中的灵魂人物,弗莱彻对于努力与努力到突破极限的主张。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是真的。
乔布斯在设计电脑的字体和苹果的桌面排版之时,将他在大学选修的书法课的知识充分应用了进来。你的努力不一定会帮你收获直接的成果,但说不准在哪一天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
多年后你会发现,你的所有成就,都能找到曾经努力的源头。
最后寄语:如果你心怀梦想,那么即使前途未明,即使你不知道会到达哪里,请不要停下来,请坚持下去,突破极限的努力下去,就像那个打鼓打到手出血的爆裂鼓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