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创伤与记忆》第2-3章

读书笔记|《创伤与记忆》第2-3章

作者: 盛蓝 | 来源:发表于2023-11-11 22:26 被阅读0次

记忆的结构

一、记忆的类型: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前者处于意识中、后者处于无意识中。这两种记忆系统独立发挥功能,并在神经解剖学上由独立的大脑结构所传导控制。

(一)外显记忆:陈述性记忆与情境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外显记忆中最为人熟知的一种类别。它是脑海中的详细信息的分类目录。陈述性记忆使我们有意识地去记住事物,让我们有条理地讲述记忆中一个有开端、过程和结局的真实故事。

陈述性记忆的总体作用是和他人交流互不关联的信息流,没有感受与情绪在其中。

陈述性记忆相对有序整齐。

陈述性记忆是记忆系统中最有意识和主动的部分。

情境记忆:融入情绪和活力,生动地记录了人生经验,将“理性”(外显的/陈述的)和“非理性”(内隐的/情绪的)动态地联结起来。

情境记忆帮助我们定位时间和空间,从过去经历中挑选突出而有利的结果进入到未来。

情境记忆不是人类所特有的,它被证实来源于进化的源头。老鼠、蜜蜂、海豚、大象等物种中也存在情境记忆。

(二)内隐记忆:情绪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内隐记忆是热烈的,并且难以抗拒的。这种记忆无法有意识地唤起,无法像梦境一般地回放。它是由一系列的感觉、情绪和行为拼接起来的。

内隐记忆总会偷偷地出现又消失,通常很难被我们意识到。

情绪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是交织在一起的,将其分型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1、情绪方向舵

情绪是哺乳动物普遍存在的本能。

哺乳动物共有的情绪:惊讶、愤怒、恐惧、厌恶、悲伤和快乐。

情绪记忆的功能是为一些重要经历贴上标签,以便日后提取线索。

情绪记忆会在意识层面下与程序性记忆进行交流。

情绪记忆会提供与生存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信息,帮助我们在特定情境中作出恰当反应。

情绪记忆是在躯体和身体感觉中体验到的。

*你如何知道我所知道的事情,我所知道的关于你的事情······

关于情绪的理论包含哲学的、生物的、发展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假设。

单纯基于社会基础的情绪发挥着两个首要功能:第一是向他人传递出信号,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感受和需要。第二,是向自我传递信号,让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这两种功能让两个人可以互相参与到对方的感受中。

我们激活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将情绪信号传递给他人,也传递到大脑,自主神经系统,告诉我们内在的反应是什么。

情绪让我们能够分享自己的感受,感知对方的需要,指导我们如何与他人互动。

情绪可以将我们自我深处的部分连接起来,作为一种内在线索的一部分,告诉我们自己的需要。

情绪连接着真实的自我。连接着我们如何感受和体验自我。

2、程序性记忆(身体记忆)

程序性记忆分为三类:习得的动作、应激反应、趋近与回避。

我们分辨能对方是敌是友,但无法叫出他们的名字,甚至无法想起自己曾经认识他。直到情绪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转化为情境故事,随后我们才能以叙述的形式回忆。

从内隐记转化到外显记忆的能力,从较少的觉知到更多的觉察能力,是整合创伤经历的一个重大议题,是一般情况下我们了解“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的重要方法。在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系统之间形成一致交流。

在躯体感觉、情绪感受、画面感和行动之间流动的关系让我们编织出新的故事,这个故事会提高掌控感、胜任感和活力,促进自我完善。

脑干基于躯体感觉的趋近和回避获得的信息上传到边缘系统,在这里记录与人交往中关系带来的感觉和背景环境。情绪记忆再上传到大脑额叶,在这里被记录、评估,汇总为情境和陈述记忆。

程序性记忆的存在(在普通意识觉察之外)是临床中处理创伤记忆的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创伤与记忆》第2-3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hl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