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媛创读书会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7、8章)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7、8章)

作者: 2696bdf6a649 | 来源:发表于2019-01-24 22:17 被阅读23次

第7章:“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儿

【摘录-创伤性记忆】

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创伤性太大的事件,就会让这段记忆触不可及。

【感想】

创伤后,我们会产生记忆缺失,发生严重的记忆遗忘,同时也会产生超强记忆,增强了对这件事的回忆。非常矛盾,却又很真实的存在着。创伤性记忆不但会因为亲身经历而产生,还会因非直接的经历,比如听媒体不断重复报道某创伤性事件而产生创伤性记忆。这简直太可怕了,那是不是说,以后少听那些有关创伤性事件的报道,少听那种非常悲伤的音乐,否则对自己伤害更大?

【摘录-闪光式记忆】

创伤性记忆也很有可能把我们经历的-或者以为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某事件的大量错误信息整合在一起,即便是高度情绪化的记忆也有可能是完全错误的、虚假的。

【感想】

这个说法对我而言,是存在的,但是概率比较小,只是有这种可能。否则,真的很难接受,无法理解。只不过,通过学习,知道了,记忆有时候可能是错误的,虚假的,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不要依靠记忆去做任何是非判断,因为有可能你的记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摘录-记忆入侵】

通过虚假犯罪记忆研究,证明了回忆者都任务这些记忆是真实的,所以在其他人看来这些记忆也非常真实---这些记忆可能会变成回忆者个人经验的一部分,不管回忆中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

【感想】

看完细思极恐,原来我们眼见为实的事件,也并不一定就是真的发生过。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没有发生过的。

【摘录-非常环境中的记忆】

用语言重复描述某事物非但不能加强记忆,反而会削弱记忆。

【感想】

这个比较好理解一点,因为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语言来进行完整的描述,因为语言也有瑕疵,或者受自身语言能力的限制等。但如果初始记忆就是语言形式的,比如演讲稿、事实陈述或单词表,重复用语言描述不会削弱记忆,而会强化它。

【摘录-严重事件应激晤谈】

“严重事件应激晤谈”的技巧非常简单,其依据就是经历了极端事件的人普遍有与别人分享的心理需要。

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取。如果你身边有人经历了潜在创伤性事件你只需让他们明白,不论他们什么时候需要你的支持和帮助,你都会及时出现就可以了。如果他们自己觉得需要谈谈,那就让他们去诉说,千万别强迫他们开口讲他们不想说的事情。他们可能永远都不想再直接面对这段经历,因为他们觉得这样做会使自己受到“二次伤害”,这很正常,

【感想】

不要强迫别人分享他不愿意说的事情,如果他愿意,他会主动找你倾述,但是千万不要逼迫对方说人家不想说的事情。仅此而已。

第8章:社交媒体

【摘录-弊大于利的多任务处理】

你根本无法同时处理多项任务。

这里说的多任务处理,指的是更复杂的事情,即在同一时间完成需要专注、记忆、思考的有意义的任务。

任务转换对我们的工作生产率、批判性思维、专注的能力都没有益处,而且会使我们更容易犯错误。任务转换的不良影响并不仅限于削弱我们完成手头工作的能力-它也会对我们记忆并回忆事物的能力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希望生活中的社交互动更加高效、安全、有意义,你绝对应该多在“离线世界“里与他人进行交流,而不是在电话上跟人聊天。

【感想】

同一时刻,你不能即干这个,又干那个。因为你干这个事的时候,注意力就在它身上,你要记住它,就得思考它有什么特点,该怎么去记住它。你还有多少精力用在其他事身上?如果你两个事同时在做,那么你的注意力被两件事分担了,代表大脑中两块不同区域同时处理不同的事,如果是同一性质的事,根本做不到同时处理,否则可能你两件事都做不好。

现在生活中,特别与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做一个手机痴迷者,这很不礼貌,也让对方没有安全感,觉得你在冷落他。为了高效社交,我们最应该做的是,放下手机,全身心的与对方在一起,哪怕聊聊家常,说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谈小时候的梦想等等。

【摘录-记忆是会传染的】

任何外来信息都有可能篡改甚至颠倒我们对该事件的记忆。

我们在讲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会把源自他处的信息也融合进去,所以我们的讲述很有可能既有准确细节,又有不准确细节。

【感想】

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就不一样,不同人经过自己头脑对信息糅合后也不一样,加上各人认知差异,输出不一样,还有信息来源五花八门,当你无法区分真假对错的时候,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事件回忆也都可能变得面目全非。

相关文章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9、10章)

    茱莉亚.肖:《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9、10章) 第9章 图奇把我的裤子脱掉了 【摘录-怀疑论的必要性】 善于怀...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7、8章)

    第7章:“9.11”事件发生的时候,你在哪儿 【摘录-创伤性记忆】 我们的大脑处理不了创伤性太大的事件,就会让这段...

  • 第三天主题:第三天主题:记忆错觉是怎么产生的

    《记忆的错觉》摘录+感想阅读范围:第五章潜意识记忆、第六章不完美的警探 ①【摘录】:模糊痕迹理论认为记忆错觉之所以...

  • 2019-01-21

    【茱莉亚.肖(英)——《记忆错觉》(1)】 摘录: *感想* 有研究说,儿童的性格形成期是3~7岁。有文学家说,童...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5章)

    作者:茱莉亚.肖 第5章 潜意识记忆 为什么我们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摘录】 教授叠纸的故事: 整张纸代...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3

    第3章 与蜂共舞 为什么大脑生理机能会使我们的记忆误入歧途? 1.可塑的大脑p49 2.形成记忆的关键p51 3....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前言)

    作者:茱莉亚.肖 【摘录-封面】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

  • 《记忆错觉》摘录+感想2

    第2章 被弄脏的记忆 为什么记忆的过程就是感知的过程? 1.魔术师的表演,是用科学知识愚弄观众的感官,揭露:眼见并...

  • 2019-01-21

    记忆错觉 [英】茱莉亚•肖著 李辛译 第一章: 摘录: 记忆误差的产生也许是由于虚构症和来源混淆的共同作用。 感想...

  • 记忆错觉

    摘录1: 感想:记忆会自动产生联想,是记忆不准确。 摘录2: 感想:思维导图复合人类记忆东西的规律。 摘录3: 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错觉》摘录+感想(第7、8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s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