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 卷二 龁石

聊斋志异 > 卷二 龁石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3-05-10 14:05 被阅读0次

,中国汉字,读作:hé 。该字的主要字义是指用牙齿咬东西 ,又如吞(不经咀嚼而吞咽);啮,即咬啮。

的读音是yǔ,意思是:养马的地方:~人(掌管养马的人)。

【原文】

新城王钦文太翁家,有圉人王姓,幼入劳山学道。久之,不火食,惟啖松子及白石。遍体生毛。既数年,念母老归里,渐复火食,犹啖石如故。向日视之,即知石之甘苦酸咸,如啖芋然。母死,复入山,今又十七八年矣。

【翻译】

新城王钦文老先生家里,有个姓王的马伕,年幼时就入崂山学道。学道时间长了,不再吃熟食,只吃些松子和白石。浑身长满了毛。这样过了好几年,他惦念老母亲,便回到家里,渐渐又恢复吃熟食了,但还是照旧吃石头。他拿起石头对着太阳看,就能看出这个石头是甜的还是苦的,是酸的还是咸的,吃起来就像吃芋头一样。老母死后,又进了深山,至今已有十七八年了。

相关文章

  • 阅读3

    贾谊《治安策》节选 ——分封制 晁错《论贵粟疏》 《聊斋志异》 董生 龁 石 庙鬼 陆判 司马相如...

  • 《聊斋志异》短篇集二三 龁石

    蒲松龄 原著 新城王钦文的太翁家,有一马夫姓王,幼时入劳山学道,许久,不吃熟食,惟咬嚼松子及白石,遍体生毛...

  • 《聊斋志异 龁石》蒲松龄笨拙地拍了一次马屁

    《聊斋志异 龁石》是讲一个怪异的道士爱吃石头。 吃石头并不特别罕见,古今中外,时有案例。 蒲松龄的这个故事讲述得一...

  • 《蛇癖》聊斋里的病人病不浅

    聊斋里有两篇和异食癖相关的,其一为《蛇癖》,其二为第二卷之《龁石》。 《蛇癖》里男主角有名有姓,叫吕奉宁,他是山西...

  • 舌尖上的《聊斋志异 猪婆龙》

    1 《聊斋志异 猪婆龙》在青柯亭版是放在第二卷第4篇。 据说原稿分八卷,猪婆龙在第一卷的最后,与卷二中第24篇的“...

  • 硬读《随园诗话》(307)

    卷九(二一) 【原书卷九·七七】晁君诚诗:“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龁残刍。”真静中妙境也。黄鲁直学之云:“马龁枯...

  • 《白话聊斋》卷二 目录

    相对卷一,《聊斋志异》中卷二的篇幅都要更长。 故事也讲得更细,情节更生动,人物也更加让人感动。 在聊斋中,虽然充斥...

  • 《聊斋志异》中的滨州故事

    《聊斋志异》中发生在滨州的故事只有两篇,一是《雨钱》,二是《刘海石》。《刘海石》是捉妖师,他的师傅是吕洞宾——山石...

  • 那个吃石头的人还好吗?

    见 《龁石》作者:蒲松龄 原文:新城王钦文太翁家,有圉人王姓,幼入崂山学道。久之,不火食,惟啖松子及白石,遍体生毛...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 卷二 龁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hmrdtx.html